作者 | 段楠楠
编辑 | 冯羽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11月20日,国内头部券商国信证券收到无锡市监察委员会出具的《立案通知书》及《留置通知书》,公司副总裁吴国舫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立案调查。
据悉,吴国舫一直分管国信证券投行业务,在吴国舫分管期间,国信证券IPO保荐项目频现业绩变脸,公司屡次被处罚。除此之外,近半年国信证券频繁收到监管机构罚单,公司合规风险愈发严峻。
在此背景下,志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国信证券仍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收购万和证券股权。在副总裁被立案调查的背景下,公司并购万和证券股权是否会发生变数?
1、分管投行业务副总裁被查,IPO保荐项目频现业绩变脸
近日,据券商中国报道,中国证券业协会向证券公司就《证券公司保荐业务持续督导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征求意见,要求于12月3日前反馈意见建议。
该指引之一便是要制定较为健全的保荐业务持续督导执业规范,形成统一明晰的执业标准。该条规定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要加强券商投行业务监管的重要举措。
此前,券商行业IPO保荐业绩变脸事件屡见不鲜,行业头部券商国信证券更是如此。2024年,国信证券收到有关投行业务的罚单就多达数张,不少IPO企业更是在上市第二年便上演业绩变脸,甚至出现财务造假的情况。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如国信证券在2015年保荐的柏堡龙,2015年6月在国信证券保荐下,柏堡龙成功登陆A股,并顺利募资6.11亿元;2016年柏堡龙再度定增9.88亿元,保荐机构也是国信证券。
但不久后柏堡龙便被查出财务造假,2013年至2018年柏堡龙累计虚增营业收入12.76亿元,累计虚增利润总额4.10亿元。这期间,正是国信证券IPO保荐期及持续督导期、定增保荐及持续督导期。可以说对于柏堡龙财务造假事件,国信证券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此外,国信证券保荐的亿阳信通也曾出现违规担保和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等情形。
经监管层调查,亿阳信通曾在2016年和2017年为关联方违规担保资金超68亿元。同期,亿阳信通资金存在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而在2016年10月,作为保荐机构,国信证券曾助力亿阳信通完成了11.11亿元定增。
Wind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国信证券合计保荐43家IPO企业上市,其中27家企业上市当年营收或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占比62.79%。
由于保荐的IPO项目频繁业绩变脸,国信证券多次被监管层处罚。5月10日,因保荐企业利尔达刚上市便业绩变脸,国信证券、刘洪志、朱星晨被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在此之前,5月6日及1月4日,国信证券也因为IPO保荐不够尽职尽责,存在违规行为,被监管层处罚。
此次,公司分管投行的副总裁吴国舫被立案调查,「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以邮件的方式向国信证券咨询,吴国舫被调查是否与其分管的投行业务有关,截至发稿,并未获得国信证券回复。在吴国舫被立案调查后不久,其副总裁职位也被免除。
但无论是何原因,国信证券保荐项目频现财务造假、业绩变脸,也反映出公司投行业务合规风控薄弱。
2、频收罚单,合规风险凸显
除投行业务风控薄弱外,国信证券其他业务违规现象也频繁发生。
7月5日,深圳证监局向国信证券下发了责令改正并暂停新增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备案措施的决定。
根据深圳证监局披露的信息,因为在开展私募资产管理业务中存在落实资管新规整改不实,个别产品为其他金融机构违规运作资金池类理财业务提供便利等行为违反了相关条例,被证监会处于责令改正并暂停新增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备案3个月。
针对上述处罚国信证券表示,公司已经对相关业务开展了自查,对涉及的问题将积极整改。此外,国信证券还表示,该业务在公司2023年营收中占比近2.86%。本次行政监管措施对公司收入和利润的影响较小。
除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被处罚外,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也是监管重点关注所在。
4月17日,因为对个别标的黑名单管理不到位、个别标的尽职调查不充分、在业务融入方出现风险后仍多次有条件延期造成大额损失等原因,国信证券被深圳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股票质押式回购一直是公司利息收入的主要来源,2023年国信证券股票质押式回购融出资金为50.26亿元,该业务为国信证券带来了1.57亿元的利息净收入。
(图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明细)
不过相对于其一年1.57亿元的净收入,由股票质押式回购带来的资产减值风险更值得关注。
国信证券年报显示,2023年以股票质押式回购为核心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值金额多达13.40亿元,同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4.27亿元,该资产减值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利润表现。
从监管层罚单及国信证券计提的减值金额来看,国信证券在开展股票质押式回购时,对于风险较大的标的确实存在调查不充分问题,导致公司蒙受较大损失。
此外,国信证券上海分公司在与第三方平台开展网上开户过程中,存在报酬支付与新开户数量、客户资产值、佣金等直接挂钩的情形,被证监会处以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据悉,2024年至今国信证券收罚单数量已经超过10次,收罚单的业务涉及公司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几大核心业务。
不过除深圳证监局对公司暂停新增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备案3个月处罚较为严重外,其他罚单大多数都是警示类罚单。
作为头部券商,合规经营是国信证券必须要坚守的底线。从频繁收到监管机构罚单来看,国信证券合规经营的底线似乎正在失守。未来如何完善公司内部风控体系,将是国信证券接下来工作的重点之一。
3、经纪、投行业务表现低迷,公司发力自营业务
除频繁被监管层处罚外,国信证券几大核心业务表现并不理想。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国信证券经纪业务收入为30.40亿元,同比下滑7.79%。近十年来,该业务收入表现也仅略好于2018年。
公司经纪业务业务收入下滑,与A股整体成交低迷有较大关系。2024年前三季度沪深两市总成交额为144.3万亿元,同比下降11.09%。
投行业务也是如此,2024年前三季度国信证券投行业务收入仅为6.46亿元,同比减少41%,这也是公司自2015年同期最差的收入表现。
国信证券投行业务下滑,与IPO发行遇冷有较大关系。2024年前三季度,A股完成上市69家,募集资金金额合计478.05亿元。而去年同期,A股IPO市场已完成上市264家,募集资金金额合计3234.59亿元。
在此影响下,国信证券IPO保荐数量大幅下滑。2024年上半年,国信证券IPO保荐数量仅为1家,主承销金额为12.08亿元,去年同期公司IPO保荐数量及主承销金额分别为8.5家及55.55亿元。
(图 / 公司股票承销保荐业务情况)
而公司投行业务之所以好于IPO保荐下滑速度,是因为公司债券承销较为理想,2024年上半年国信证券债券承销金额与2024年同比持平。
但相较于IPO融资,债券融资佣金费率极低,对于券商而言经济效益并不高。在此影响下,2024年上半年,国信证券投行业务毛利率甚至是-10.18%,2023年同期则为25.49%。
以此来看,由于国内IPO暂缓,国信证券投行业务收入及盈利能力均出现大幅下滑。即便在2021和2022年前三季度投行大年中,公司投行业务收入在头部券商当中表现的也并不出色,甚至还不如2015年、2016年同期,增速远不如“三中”券商。
国信证券投行业务表现不景气,一方面与“三中一华”强大的实力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国信证券在保荐项目频繁出现业绩变脸的情形下,竞争力已经开始掉队。
在经纪业务及投行业务开始掉队的背景下,国信证券也在加大自营业务的资金投入。所谓自营业务即券商通过自筹资金来投资股票、债权、债券等投资标的的行为。
2020年前三季度,国信证券可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840.9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可交易性金融资产上升至1792亿元,四年时间增长超一倍。
在此带动下,2024年前三季度,国信证券自营业务收入56.90亿元,同比增长23.76%。在公司自营业务增长的背景下,国信证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8.79亿元,同比微增0.10%。
鉴于监管层对大型券商风控指标要求更加严格,国信证券未来是否还会通过加杠杆的方式继续扩张,对此,「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向国信证券发邮件咨询,截至发稿日并未收到回复。
目前,国信证券正在推进收购万和证券股权事项。若能顺利完成并购,公司整体实力将上一个台阶。不过,在公司原副总裁被立案调查影响下,收购万和证券股权事项是否会发生变故,「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将持续保持关注。
*注:文中题图来自:国信证券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