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耕生命“冻”土,原能生物启动B轮融资,投前估值约18亿元

伴随生物医药与细胞治疗的蓬勃兴起,如何高质量、规模化、智能化地保存珍贵的生物样本,已成为产业跃升的关键基石。早期,行业深陷传统人工操作液氮罐、低温冰箱的泥沼,存在着效率低下、结霜生冻、交叉污染、常温暴露、难以追溯等致命痛点,成为行业发展的制约。
上海原能细胞生物低温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能生物")则是基于这一痛点而生。2015年初,曾经"老八股"之一申华实业创始人瞿建国重新入局,建立事业部启动研发,并在2017年,成功孵化原能生物作为原能细胞集团核心技术引擎。瞿建国任总工程师,深耕智能化细胞生命样本库这片科技"冻"土。
活体细胞要求恒久稳定的深低温(-150℃至-196℃)、无氧无霜的环境、绝对杜绝交叉污染、全程信息可追溯。
原能生物的深低温存储设备,以"蜂巢式"存储结构,以物理隔绝彻底根除交叉感染风险,创新密封控制技术、舱室干燥与样本入库净化系统,成功打造稳定无氧无霜的内部环境。同时,真空负压单支挑管技术,则能实现样本的快速、精准、温和抓取,全程深低温保护细胞活性。此外,超越单机思维,原能生物推出模块化"C型结构"装备,通过"轻型轨道"智能串联设备,构建无人值守、全程可追溯的智能化生物样本库生态系统。
截至2024年12月,原能生物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600余项,获得500余个授权,其锻造的覆盖全温区、全场景的产品矩阵,目前主要服务于国内三甲医院、疾控中心、生物药厂、种质中心等。
瞿建国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原能生物目前阶段主要进行小批量制造,按照目前在手订单预计,原能生物2025年收入约有1.5亿元左右,按照规划公司将在2026年收入规模提升至3亿元,并将实现盈利。
天眼查App显示,原能生物在2021年就迎来了3.42亿元Pre-A轮融资,次年2022年拿到4.1亿元A轮融资,引入包括清松资本、张江火炬创投、华丽家族、开能健康等机构和上市公司投资。
原能生物总裁庄乾坤在采访中表示,原能生物正在启动B轮融资,目前,原能生物的投前估值大约在18亿元上下,同时原能生物也在筹备科创板独立上市计划。原能生物董事长瞿建国提到,未来资金的主要方向计划将投入工厂建设,对低温存储设备形成批量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