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硬轮+高低切,市场方向又有新变化?

一、市场风格切换:从“软”到“硬”的轮动,还是高低切的分化?
今天A股市场延续震荡上行格局,三大股指都微涨,总成交放量13%接近2万亿,科创50指数则以1.45%的涨幅领跑,北证50上涨1.76%,恒指高开低走后尾盘稍跌0.02%。市场风格整体呈现高低切换特征:前期热门的云计算、数据要素、传媒影视、部分AI软件等“软科技”题材进入分歧调整阶段,而英伟达算力产业链、人形机器人等“硬科技”方向则相对逆走强,当然AI医疗和部分云计算前排股力扛分歧仍表现强势。
具体来看,软件端的回落或与部分主题板块交易拥挤度及短期情绪过热有关。例如,前期连续8日涨停的杭钢股份烂板晋级、梦网科技天地板跌停,拓维和青云走弱,整体显示资金对高位题材的兑现意愿增强,但是有腾讯概念加持的浙数文化、数据港和云赛智联则相对强。与此同时。硬件方向则迎来资金回流,液冷服务器、CPO概念等英伟达链算力等细分领域涨幅居前,宇树机器人概念股和灵巧手等机器人方向表现强势,长盛轴承20cm封板。
不过AI医疗资金呈现内部高低切,前期热门的卫宁健康、迪安诊断等冲高回落,美年健康和贝瑞基因继续连板,AI医疗整体涨幅依然靠前。周末热捧的微信灰测DS带领的腾讯概念股也表现强势,相关的腾讯持股、腾讯云和腾讯盛通AI应用都有涨停票。而上周五大热的数据要素大都冲高回落,低空经济整体偏弱,AI政务和AI眼镜等方向都有所表现。
二、AI产业逻辑未变,资金仍在AI泛科技内部轮动
今天上午超燃消息一出让市场进入新的博弈,一会是看脑勺竞猜名单,一会是对比座次发言排序甚至所属行业地域占比,而市场盘面的轮动切换似乎也大致契合,实际上这个是整体大利好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笔者仍看好整个DS+带领的AI泛科技机遇。尽管部分软件应用端题材出现回落,但AI泛科技方向仍为市场绝对主线。本轮AI行情的核心驱动力在于技术突破(如DeepSeek)与产业融合(如AI+医疗、AI+制造),其赋能逻辑远未到证伪阶段,后续大模型迭代精进、算力基石夯实、AI应用落地赋能的大趋势仍不变,重要的是三个方向内部的不同产业链和细分环节的产业进展和市场轮动而已。AI产业逻辑未变,从海外AI映射到中国AI辐射,25年的DeepSeek+行情将超越23年的ChatGPT+行情,中国AI叙事和中国资产重估正式铺开。那么:
如何把握好DS中国AI叙事带来的中国资产重估大机遇?
除了DS+主题,后续哪些大模型或者AI产业大事件值得关注?
云计算和上游算力产业链、英伟达链和910C等国产算力是怎样的轮动逻辑和布局策略?
AI应用的哪些方向有更好的行业格局和市场空间?
两会前的机器人、无人驾驶和低空经济等新质力方向有什么细分环节值得布局?
更专业详细的市场机会分享,欢迎加入《格隆汇研究院群英会》全天候直播:带你厘清真相,识别潜在风险,抓准真机会。
扫码加入《格隆汇研究院群英会》
带你厘清真相,识别风险,抓准真机会!
注意:文中所提个股和题材板块不构成任何推荐,仅为复盘和学习交流所用,投资决策需建立在自我独立理性思考和专业研判之上,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