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在汽车产业链,2024年应该是变化结果鲜明呈现的一年。全年国产汽车产销再创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年产...
##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在汽车产业链,2024 年应该是变化结果鲜明呈现的一年。
**国产汽车链的冷热交加**
国产汽车链的冷热交加,仍在持续演进。
**“出海王”销量、营收与海外市场“三连跳”**
奇瑞汽车,创始于 1997 年,是国内最大的集汽车整车、动力总成以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制产销于一体的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乘用车出口企业,总部位于安徽芜湖。
回看奇瑞汽车过去三年的成绩,惊人的逆势增长是对其发展最好的概括。
2022 年、2023 年,奇瑞营收分别为 926.18 亿、1632.05 亿;同期净利润分别为 58.06 亿元、104.44 亿元,年度利润增长率近 80%。截至 2024 年前三季度,其营收、利润分别为 1821.54 亿元、113.12 亿元,均已超过 2023 年全年,增速也远超同期行业平均水平。
营、利双双逆市大增的背后,其销量也屡创新高。2024 年全年奇瑞总销量再创历史新高,达 260.39 万辆,同比增长 38.4%,其中 44%由出口贡献,出口量占国内汽车出口总量的近五分之一,国产自主车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同期国内汽车产销同比分别仅增 3.7%和 4.5%。
销量大增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其实也十分清晰——“天时地利人和”。
截至去年,中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2024 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 640.7 万辆,同比增长 22.7%,出口金额则同比增长 15.5%至 1173.5 亿美元。出口大环境极好,而全球化布局又一直是奇瑞的核心竞争力。
奇瑞早期创立就是基于收购英国福特出售的一条发动机生产线,成立四年后,也就是 2001 年其首次将汽车出口到中东叙利亚,由此开启了其海外征战史。
期间,基于车辆生产管理要求考量,奇瑞与上汽产生过一段渊源,曾把 20%注册资本无偿划到上汽集团账下,正式加入上汽集团,并被更名为上汽奇瑞。
此后,奇瑞一路飞速发展,2007 年其汽车就已出口到 56 个国家,并在中东、印尼等地区建立工厂。
截至目前,奇瑞汽车已是首家在欧洲生产整车的中国自主乘用车势力,并在欧洲、巴西、墨西哥等海外地区建立六大研发基地、10 个生产基地,设立超过 1500 家经销和服务网点,构筑了集研、产、销于一体的完整服务体系。其中,销售网络已成倍扩张至 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海外用户超 450 万,并在欧洲、南美、中东等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2024 年,上汽集团明确发声表示已将这 20%股份无偿划至奇瑞原股东方,上汽集团不再持有奇瑞任何股份。
不再捆绑上汽集团后,奇瑞终于开始“明珠去尘”,相关财务状况也浮出水面。
基于对各地区市场需求以及供应格局的洞察,奇瑞以“避峰填谷”战略,即避开欧美成熟市场的激烈竞争,以性价比优势深耕俄罗斯、南美等新兴市场,成功在去年前三季度成为全球前二十大车企中唯一实现中国、海外、新能源及燃油车销量增速均超 30%的企业。
最终全年奇瑞以 114.5 万台的出口量超越上汽的 92.9 万台,位居国产汽车出口第一。这已经是奇瑞连续 22 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榜首了。
**从“规模争霸”到“技术重构”,奇瑞以 IPO 为矛催化转型**
财务稳健性同样亮眼,去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达 14.8%,净利润率 6.2%,虽低于新能源头部企业,但整体依托燃油车业务(营收占比 74.8%)实现了规模化盈利,单车毛利约 1.6 万元,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最终报告期内,其净利润仅低于同期的比亚迪,高于长城汽车等其余可比自主车势力。
这一表现验证了传统车企奇瑞在转型期的韧性。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多重变革:最典型的是技术重构,其中又以电动化与智能化为核心战场。
据统计,2024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突破 40%,抛开比亚迪不谈,其中上汽、长安、吉利新能源渗透率分别达 30.8%、27.2%、40.8%。同期奇瑞汽车新能源销量占比略低,为 22.4%。
不论是行业整体维度,还是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