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造熊猫谣言牟利17.5万元,煽动网暴的两“黑粉”获刑

6月30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都江堰市人民法院获悉,近日,被告人白某某、徐某二人因捏造科研人员虐待大熊猫等不实信息,煽动网民网暴科研单位及相关工作人员,分别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一年两个月。
▲被告人白某某、徐某
捏造事实,煽动网暴
两名熊猫“黑粉”被判刑!
熊猫作为我国的国宝,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部分熊猫爱好者甚至组成了粉丝应援团,高度关注熊猫的日常生活。然而,自2023年旅美大熊猫“丫丫”回国以来,部分极端动保团伙开始在网上炒作大熊猫遭受虐待等谣言,网上串联煽动线下聚集制造事端。
2024年12月27日,都江堰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通报称,2024年3月,接群众举报,有网民以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广泛散布关于大熊猫的谣言信息。经调查,犯罪嫌疑人白某某、徐某,多次在网络平台捏造、散布大熊猫被虐待的不实信息,抹黑多家科研单位,煽动网友网暴科研人员,并通过直播、向粉丝募捐等方式牟利。其行为已触犯刑法被移送起诉。
2025年6月30日,红星新闻记者从都江堰市人民法院获悉,该院近日对该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法院查明,2023年3月至2024年5月,被告人白某某、徐某为增加人气、扩大影响力、获取经济利益,明知信息不实的情况下,以直播、发布短视频等方式,捏造、散布某科研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虐待大熊猫、利用大熊猫谋利等不实信息,编造某科研单位工作人员因违法违纪被抓捕等虚假信息,煽动网民对某科研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投诉、举报、辱骂,干扰和破坏了相关单位办公秩序,严重影响了相关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生活。经公安机关鉴定,截至到案,相关虚假视频累计播放545054次、转发1245次、评论9521条、点赞46404次。
法院认为,被告人白某某、徐某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其行为已构成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一年两个月。宣判后被告人白某某、徐某当庭表示服判、不上诉。
多账号轮番直播获利
被网暴的科研人员深受影响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白某某、徐某为获取私利,在作案期间还以上访为由在直播时号召粉丝捐款。两人轮番使用80个粉丝账号以“大X皇后”冠名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开设直播,直播账号常因发布不实言论被封禁。在此期间,获直播收益3万余元,粉丝转账14.5万余元,累计收益约17.5万余元。
去年底,该案办案民警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被两人煽动的熊猫粉丝,多次骚扰科研人员,干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正常工作;有的反复拨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10报警电话等,进行虚假投诉和报警,恶意占用公共资源,造成恶劣影响。
身为“熊猫爸爸”的张和民就是被攻击抹黑的对象之一。“2006年,人类第一只放归山林的大熊猫‘祥祥’是在我的领导下完成的,但是这只熊猫放归后不到一年便死亡了,他们就借此说我们的野化放归工作是让大熊猫去送死,经常打电话到单位辱骂我,甚至家里的小孩在哪儿上学都被扒了出来。”去年底,张和民在采访中介绍,随着网暴的声音越来越多,他曾经引以为傲的“熊猫爸爸”称号一度成了他的负担,“在外面听到别人认出我,问我是不是熊猫爸爸,我心里都会咯噔一下,只能说‘你认错了,我不是’,然后赶紧走开。”
“对我个人生活以及家庭的影响都尚在其次,在舆论的压力下,我们的很多科研工作也根本无法进行。”张和民说。
此外,饲养员张鑫也因为2014年的一则防御欲攻击自己的大熊猫的视频,被曲解成殴打大熊猫,从而遭到网暴。被网暴后,张鑫一度不敢出门,卸载了手机上的信息软件,“我不敢去看他们的那些辱骂,我的家人受我的影响,连上街买菜都提心吊胆。”
红星新闻记者 闫晓峰
编辑 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