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构建科幻“共同体写作”模式,“天问”科幻作家创作营开营

访客 2025-07-05 16:57:39 78175
构建科幻“共同体写作”模式,“天问”科幻作家创作营开营摘要: 由成都市政府主办的“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正在火热征集中,为培养更多科幻创作者,挖掘更多优秀科幻作品,7月5日上午,“天...

由成都市政府主办的“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正在火热征集中,为培养更多科幻创作者,挖掘更多优秀科幻作品,7月5日上午,“天问”科幻作家创作营在成都钟书阁正式开营,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成都市文联名誉主席梁平,成都市文联副主席熊焱,著名科幻作家何夕以及八光分创始人杨枫等嘉宾出席了活动。

构建科幻“共同体写作”模式,“天问”科幻作家创作营开营

活动现场

阿来在致辞中表示,文学的根本使命,是打破隔阂,寻求人类精神的共通性,而“科幻文学尤当如此”,因为科幻文学既是科学的预言,也是人文的镜鉴。首届创作营在成都开设,更是意义非凡。成都被誉为“科幻之都”,不仅因其深厚的文化积淀,更因其敢于“破界”的基因。从文学到影视,从游戏到文旅,科幻的活力可破学科之界、可破代际之界、亦可破虚实之界。

构建科幻“共同体写作”模式,“天问”科幻作家创作营开营

阿来

曾任《科幻世界》主编多年的阿来,也同时给有志于科幻创作的青年们分享了三点感悟:一是扎根大地,仰望星空,让想象触地有声;二是科技为舟,人文为舵,切勿沉迷技术奇观,而要始终追问科技背后的人性命题;三是在共同体中寻找个体星光,以创作营为“星舰”,在思想的交流与共鸣中激发新的灵感。

成都市文联名誉主席梁平表示,全球华语科幻创作的蓬勃生命力,一大关键在于人才的系统性培育。该创作营作为“天问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一是历史文脉的当代回应,将“天问”的追问转化为创作力的孵化器;二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亟须优质内容为科幻影视、游戏、文旅等领域输送源头活水;三是全球科幻格局中的华语担当,让中国故事成为全球科幻图景中不可替代的拼图。

构建科幻“共同体写作”模式,“天问”科幻作家创作营开营

梁平

作为中国科幻人才培育的创新工程,“天问”创作营构建了一个“选拔-培训-赋能”的全周期体系:依托省级、市级科幻组织以及高校社团网络,建立“机构推荐+个人自荐”双通道,无门槛吸纳有志于科幻创作的人才。后续,“天问”创作营预计通过官方平台上线精彩丰富的课程,邀请罗伯特·索耶等著名作家作为导师,为科幻创作者答疑解惑。

梁平透露,创作营所构建的“共同体写作”模式,不仅可以通过导师与学员的互动机制传承创作经验,还将持续打造产业直通车,与出版社共建出版绿色通道,推出相关作品专辑,实现共同开发,联合影视、游戏、动漫机构举办IP路演会,对头部作品启动影视化、游戏化评估,完成对于科幻全产业链的助推助力,一步步重构华语科幻创作生态。

红星新闻记者 毛渝川 任宏伟 编辑 曾琦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