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成都为窗,世运会开幕式想向世界表达什么?

“如果只用一个词语来诠释这场开幕式,那么可以是‘缤纷’。”乔卫说。
舞台点亮之际,世界将看到一场多彩缤纷的盛典,一座万象缤纷的城市,一个梦想缤纷的中国。
再过30天,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就将迎来开幕。作为非奥运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开幕式无疑是其中关注度最高、观赏性最强的“灵魂”环节。它是竞技的号角,更是价值的承载。
成都世运会开闭幕式总撰稿乔卫,两年前也曾在成都大运会上担当同一角色。彼时那场开幕式,“阳光”是核心意象。
而今,通过一场缤纷绚烂的开幕,展现一座气象万千、蓬勃发展的城市,乔卫说:“我们要向世界呈现的,是一个十足自信、色彩斑斓、充满希望的活力中国。”
▲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室外田径场将承接世运会无人机竞速比赛项目
城与景为“檐”,天与水为“幕”
乔卫口中的“缤纷”,实际上有很多色彩并非来自于效果绝顶的舞台灯光。碧的水,绿的草,错落的城市天际线,以及从晚霞到夜幕的天空,都是成就“缤纷”的重要色彩。
盛典最“成都”之处,莫过于此。不同于其他赛会开幕盛典在场馆内举办,成都世运会的开幕式选择了“天府大屋檐”前的开放区域。伴着自然湖景与绿地,映着晚霞与星空,一切演绎,一切参与,都将融入这座公园城市的斑斓色彩之中。
与此同时,“天府大屋檐”这座世界上最长的数字化屋顶,也将投射城市的画面。自然、城市、舞台;山水、科技、体育,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浑然交织、相融,这正是“中国味”的开场,“成都味”的设计。
▲天府大屋檐 资料图
这座城市,严谨而松弛;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在开幕式团队来蓉考察之初,几乎所有人一致同意了在这片既有碧水蓝天,又有现代科技的开放场景中举办开幕式的提议。唯有如此,才能让人看到一个真实的成都。
其实,这场开幕式并未堆砌地域符号。“当下的中国,此刻的成都,是自信的,充满生机的”,乔卫说,自然的表达,自信的流露,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舞台表演中穿插的骑行、街舞、街头滑板,乃至Rap、打碟等演绎,皆是城市动感生活的日常剪影。而将观众与舞台置于绿地湖光之中,更是还原了那份松弛与包容。
没有太多的刻意,但细节之处,意蕴无穷。
▲兴隆湖畔正在搭建世运会项目场地
独具特色 创意来自生活
8月7日,成都世运会的开幕式将在天府新区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天府之檐户外举行。目前开幕式场地搭建,以及排练正有条不紊地推进。7月7日,开幕式进行了首次全要素合成。
“天府之檐不是为世运会专建的,它是整个城市固有的组成部分。我们用现有的空间和设施,让城市景观和人民生活成为这个大型活动的组成部分。”乔卫表示,此次世运会的开幕式独具特色。由于举办地本身是开放空间,其呈现方式更为通透。现场除了搭建8000个临时坐席,还将有千余名观众临湖而坐,在自在惬意的氛围中欣赏演出。
其实,这场开幕式种种创意诞生的过程,也是在生活中发生的。主创团队并不是天天坐在会议室里绞尽脑汁地想点子,他们有时候在竹林下,有时候在茶馆里,有时候在闹市繁华处,也有时候在公园绿道中。
舞台上设计了一幕骑行的演绎,正是导演组在城市生活中捕捉的创意。那一幕还原的,正是成都人日常在天府绿道上骑行的惬意生活。
▲2025中国·成都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现场
回归到运动本身,其实世运会的项目本就是接近生活、还原生活的,它与一座充满生活气息的城市具有极佳的适配度。所以用城市的真实生活,来表达运动的魅力,传递体育精神,是真正具有说服力的。
“这座公园城市是充满感染力的,人们能够感知到她的生动与生命力。”乔卫说。世运会正需要来到这样一座城市,然后借机向全世界表达:运动是拼搏,是挑战,也是生活。
红星新闻记者王垚
编辑 于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