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根大通看好中国“去产能”:将利好股市,尤其是新能源、地产龙头

多家华尔街投行看好中国“反内卷”政策。继高盛后,摩根大通发声称:中国“去产能”政策或将提振股市。
近日,中国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求,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成为国家层面给出的反内卷政策新信号。同时,钢铁、水泥、电池、塑料加工等多个行业协会也陆续发起了“反内卷”号召。
7月9日,摩根大通最新研报显示,中国政府治理产能过剩的政策若执行得当,将对股市和全球贸易产生积极影响。该行策略师Wendy Liu表示,中国行业龙头企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和房地产相关公司,有望从更强的定价能力、更高的收入市场份额和更健康的利润率中受益。
产能过剩拖累行业估值
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损害相关行业的利润率和估值水平。
据该投行统计,目前所有产能过剩行业的股价都低于2021年峰值,其中电池、光伏、水泥、钢铁和化工行业股价回调跌幅超过50%。MSCI中国指数数据显示,汽车、化工、建材以及金属和采矿相关企业有望在产能收紧后获得更好的净利润率。
中国政府已承诺治理太阳能、钢铁和水泥行业的供应过剩,以解决过度竞争和价格下跌问题。太阳能玻璃制造商宣布从7月开始减产30%,钢铁企业也收到降低排放和限制产量的通知。
高盛谈“反内卷”:钢铁、水泥业利润有望改善
无独有偶。华尔街见闻文章写道,高盛近日的研报也指出,随着供给侧改革从短期限产转向长期产能削减,中国钢铁、水泥、化工等传统周期性行业有望迎来估值修复和盈利改善。
研报指出,中国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及打击企业间“过度激烈竞争”,标志着“反内卷”政策升级。钢铁行业5000万吨减产计划有望提速执行,下半年产量或同比下降6%,利润率或扩大200元/吨。同时,水泥行业产能出清进程启动,预计22-27%过剩产能将被淘汰,行业利润有望显著回升。
政策重心转向长期供给整合
高盛分析师认为,此次政策表述显示重心正从此前的“反内卷”短期措施转向更加根本性的产能退出机制。
摩根大通表示,这些政策可能缓解通胀压力并提升利润率,同时通过抑制中国低价出口来减少贸易摩擦。
据澎湃近日报道,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行部署。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中国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钟辉勇表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来治理“内卷”。当地方间的市场壁垒被打破,那些具有创新能力、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的企业,可以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这会挤压低效、低质企业的生存空间,进而推动落后产能的有序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