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树叩响IPO大门

作者 | 柴旭晨
编辑 | 周智宇
7月18日,证监会官网显示,宇树科技已在浙江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并披露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根据计划,辅导机构最早将于今年10月对宇树是否达到发行上市条件进行综合评估,并协助其筹备IPO。
这意味着,宇树——这家备受瞩目的具身智能独角兽——正式开启了上市进程。
事实上,宇树为IPO早已开始暗暗铺路。在开启上市辅导前,宇树已于5月29日完成更名,同时创始人王兴兴还以CEO、CTO、董事、财务负责人等多重身份完成工商登记。
一个月前,宇树宣布已完成始于去年底的C轮融资交割,估值也水涨船高来到120亿,相较前一轮近乎翻倍。与此同时,宇树也在做上市前的资本运作。
宇树的IPO似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眼下它也的确驶入了关键的命运转折点。
今年初,宇树机器人登上央视春晚,收获了一波国民级人缘。美团、京东、阿里等互联网大厂成了投资人形机器人的主力军,“宇树们”的股份被大厂争抢,股东将其视为下一个“大疆”。资本市场上“宇树概念股”随之一路飞涨,具身智能赛道旋即迎来一波上市潮。
就在两周前的7月8日晚,智元机器人宣布要约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此后,上纬新材连续8个交易日上涨,涨幅超3倍。
无独有偶,乐动机器人、仙工智能、卧安机器人、云迹科技等都在今年提交了赴港上市招股书;优地机器人、节卡机器人、遨博机器人等相继传出等待IPO消息,汉阳科技、云鲸智能等则宣布已启动Pre-IPO轮融资。
在业内人士看来,资本市场对机器人赛道的燥热,或许是出于FOMO(错失恐惧)情绪的卡位策略,但热钱涌动意味着投资者开始加码豪赌自己心中的优质标的,一场行业竞速旋即开启。
宇树、智元们深知,在具身智能商业化刚刚起势的阶段,谁先获得更多资源加持,便更有希望锁定终局的赢面。
而借助资本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才有可能留在最后的牌桌上。IPO则是他们未来能否实现卡位的关键一战。
在强大的“朋友圈”支持下,宇树的IPO前景被市场普遍看好。自2022年B轮融资开始,头部基金和大厂们就已纷纷向宇树投下重注。为其站台的不仅有红杉、经纬创投、容亿投资等一众顶级投资机构,还有国资背景的中网投、中关村科学城、北京机器人产投基金、上海科创基金、中信证券等,大厂中美团,雷军的顺为资本也多次出手。
能被众多机构看中,宇树背后自然有独到的能力。“宇树在关节模组、主控板等核心环节,是行业里面整体做得最好的”。一位机构人士向华尔街见闻表示,其突出的成本优势也是吸引投资者的关键。
兴业证券研报显示,按照各部位零部件成本测算,宇树人形机器人G1总硬件成本约为8.6万元,进阶版总硬件成本为约19万元,远低于特斯拉Optimus约36.8万元的总硬件成本。
投资人相信,宇树的优势在于背靠中国产业链的系统性机会,它能够成为中国具身智能的代表。事实的确如此,在技术先发优势的加持下,宇树在这轮机器人热潮中销量迎来爆发,且成为了业内少数能真正赚钱的玩家。
近日王兴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直言,其年度营收已超10亿元。有宇树的股东向华尔街见闻透露,自2020年以来,宇树的财务报表每年都保持盈利状态,去年净利润更接近一个亿。
一方是具身智能的热门标的,另一方是手握热钱的投资者,一场双向奔赴的资本盛宴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