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投资2亿的殡仪馆荒废八年,谁来承担解决难题的代价?

访客 2025-09-22 19:16:09 49280 抢沙发
投资2亿的殡仪馆建成后被荒废长达8年之久,造成巨大浪费和不必要的负担,这一问题引发关注,究竟谁来承担解决问题的代价成为关注的焦点,这一事件不仅凸显了投资决策的失误,也暴露出管理和规划的不完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深入调查,并明确责任归属,以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解决问题总得有个过程”,这话无法让投资者真正安心

据新黄河报道,在铜仁市碧江区杨柳塘,一座投资约2亿元、占地近22万平方米的殡葬项目,自2017年建成后便陷入荒废困境,至今已长达8年之久。

2014年,铜仁市殡仪馆搬迁及公墓建设项目被列为省重点民生工程。福建商人叶先生应邀前来投资建设,在土地还未出让的情况下,当地政府多次催促开工,并要求两年内完工。企业2014年8月进场施工,2017年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土地终于挂牌出让,但竞买土地的企业发现,买到的大部分是林地,未办理土地性质调规手续。当地检察院在2018年提起公诉,指控涉事人员非法占用林地。案件先后经历三次开庭审理,最终不了了之。

2018年下半年,当地国土局又起诉他们,要求支付全部土地出让金,并追缴1.2亿元滞纳金,合计1.8亿元,这直接导致企业走向破产重组。2023年,由新成立的德佑公司接手相关业务,该公司重新投入上千万元,完善材料,其中100亩林地得以调规,公司拿到各项证件。但开业申请报告提交了多次,始终不能开业。当地相关领导的说法是,“情况我们全部清楚,我们会商量出一个解决办法,不可能说解决马上就能解决,解决问题总得有个过程”。

好一个“总得有个过程”,这样轻飘飘的一句话,背后却是投资者十余年的煎熬与巨额损失,其中两位投资人已带着遗憾先后离世。据了解,该项目是由当地政府主导,福建商人叶先生等人前后投入约2亿元建设完成。当地政府和企业此前签署的协议中,还把该项目列为2014年公益性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实行挂牌保护。

殡葬服务作为基本民生保障,核心是为了满足人们“逝有所安”的基本需求,具备公益属性。如今问题迟迟无法解决,身为主导者的政府不能“隐身”转嫁责任,让企业一力承担全部代价。

某种意义上,该殡仪馆项目的荒废,是当地政府违规操作和不作为的典型案例,不仅导致资源浪费,更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当地营商环境。这项重点民生工程,本应承载着改善民生、提升城市的重任,却沦为杂草丛生的“烂尾”工程,令人唏嘘。

从法律角度看,当地政府存在明显的违法违规操作。首先是未批先建,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政府在未办理土地出让的情况下,就督促企业进场施工,“先上车再补票”,是典型的违法行为。其次是违法出让,未完成调规的林地不具备出让条件,政府进行出让是对投资者的欺骗。

结果,被政府招商引资而来的民生项目,成了企业“非法占用林地”,甚是荒谬。法院几经审理也未能作出有罪判决,案件以什么方式结案,或者说有没有结案,都不清楚。最终背上1.8亿的债务,企业落得个资不抵债的下场。

如此营商环境,恐怕会影响后续企业来投资的信心。须问,是谁拍板出让未调规林地,是谁要求“先上车后补票”,如今具备了营业条件想开业又卡在哪里?应当建立招商引资责任追溯机制,严格问责到人。如果不能对违规操作的责任人进行追责,不能给投资者一个合理交代,“解决问题总得有个过程”“不着急这一时”就只是推卸责任的空话,无法让投资者真正安心。

当前,各地都在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但优化营商环境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必须落实到行动中。殡仪馆建成8年荒废至今的案例,应当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反面镜子,照出问题所在,也照出改进方向。

希望当地能够正视问题,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妥善解决殡仪馆开业问题,同时严肃问责相关责任人,以挽回政府公信力,重塑良好营商环境。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投资2亿的殡仪馆荒废八年,谁来承担解决难题的代价?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1631.html发布于 2025-09-22 19:16:0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928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