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光科技控股股东持股冻结引发控制权担忧,融资担保成风险源头
聚光科技控股股东因其为子公司提供的融资担保陷入困境,所持82%股权被冻结,可能引发对公司的控制权担忧,这一事件提醒企业,在提供融资担保时需谨慎行事,避免不当操作带来的风险,该事件也对聚光科技的未来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市场应密切关注其后续动态,摘要控制在100-200字以内。
9月22日晚间,聚光科技(300203)发布公告,公司近日接到控股股东之一浙江睿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洋科技”)的通知,获悉睿洋科技所持有本公司的股份被轮候冻结。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睿洋科技共计持有公司股份563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2.55%。累计被冻结股份数量4635万股,占其所持有公司股份数量比例82.31%,占公司总股本的10.33%;累计被轮候冻结股份数量1704万股,占其所持有公司股份数量比例30.26%,占公司总股本的3.80%。
聚光科技在公告中提醒,目前睿洋科技所持有的公司股份82.31%处于冻结状态,若后续被司法冻结的股份被司法强制处置,将影响睿洋科技的控股股东及王健的实际控制人地位。公司届时可能面临控制权不稳定或变更的风险。目前睿洋科技及一致行动人普渡科技和姚纳新共计持有公司股份1.08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24.14%;如果司法冻结的股份全部被司法强制处置后,睿洋科技及一致行动人普渡科技和姚纳新共计持有公司股份61,952,1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3.81%。
至于睿洋科技股份被轮候冻结原因,聚光科技于2025年6月6日披露的公告中解释说,系为下属子公司通海睿联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投资建设的杨广智慧农业小镇PPP建设项目提供融资担保,后因该PPP项目被终止,PPP项目停止建设。国开行云南分行于2022年11月起分别向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和西山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睿洋科技被法院判决承担连带责任,导致睿洋科技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被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与上市公司经营无关。睿洋科技正在积极与国开行云南分行及其他债权人沟通解决。
聚光科技表示,睿洋科技不存在违规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形,不存在公司为睿洋科技违规担保的情形。本次股份轮候冻结未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公司治理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不涉及业绩补偿义务履行等情形。若已被司法冻结的股份被法院强制执行,可能引发睿洋科技的股份后续被动减持,非股东主观意愿的减持行为。法院强制执行引发的后续被动减持存在减持时间、减持数量、减持价格的不确定性,公司将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控股股东睿洋科技持有本公司的股份变化情况,并督促相关方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公开资料显示,聚光科技主营业务是研发、生产和销售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过程分析等领域的仪器仪表,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仪器、相关软件及耗材、运营服务、检测服务及咨询服务、环境设备及工程。
最新业绩方面,8月25日,聚光科技公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12.95亿元,同比下降8.23%;归母净利润亏损5050万元,同比下降210.86%;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8100万元,同比下降759.69%;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13亿元,同比下降44.5%。
来源:读创财经
审读:方良腾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1653.html发布于 2025-09-23 10:08:5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