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车企进军欧洲市场,奇瑞销量突破15万台
中国车企奇瑞在欧洲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前三季度销量达到15万台,这一数字反映了中国车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增强,特别是在欧洲市场的表现令人瞩目,奇瑞汽车以其高品质和创新技术赢得了欧洲消费者的青睐,进一步证明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和发展。
已经连续22年成为中国汽车出海冠军的奇瑞,在全球化方面,似乎还有新的追求。
9月下旬,奇瑞汽车(9973.HK)登陆港交所,这标志着其开启国际资本市场新征程。而据披露的招股文件显示,此次IPO计划募集资金的20%将专项用于海外市场拓展,这一资金配置方案清晰地揭示了奇瑞战略重心所在。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已达522万辆,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领先地位。在这个宏观背景下,奇瑞作为连续22年的中国乘用车出口冠军,其全球化战略正在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转型。
奇瑞旗下OMODA与 JAECOO品牌凭借高效拓展力,仅用两年便覆盖全球44个市场,遍及欧洲、澳洲及南美等重点区域。今年以来,奇瑞在欧洲这个全球准入门槛最高的汽车市场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奇瑞在欧洲市场1-9月销售14.5万台,实现两倍多的增长。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量的增长,更显示了质的飞跃。
9月份,专注高端越野的奇瑞捷途纵横品牌首款豪华电混越野车型G700在全球奢华地标——迪拜哈利法塔亮相,不仅展现了中国高端越野的科技自信,也标志着奇瑞正式以豪华之姿登上世界舞台。
作为中国汽车出海的排头兵,奇瑞攻坚欧洲与中东的高端市场,也印证着中国汽车出海从“产品出口”到“品牌输出”的战略转型。
而从产业发展来看,中国汽车品牌正经历从“规模导向”到“价值导向”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个进程中,奇瑞的实践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发展,其能否成功突破品牌溢价天花板,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世界品牌”的跨越,对于中国车企出海来说,也至关重要。
从“数量优先”到“质量取胜”
回顾奇瑞的出海之路,这是一条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的演进轨迹。
早在2001年,借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东风,成立仅4年的奇瑞就洞察到了海外市场的重要性,开启了自己的出海之路。当年10月,10台奇瑞风云轿车启航运往海外。这一小小的开始,成为奇瑞走向全球的序章,也开启了中国品牌汽车批量出海的先河。
盘点奇瑞的出海历程,有三个相对较为明显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期探索期,以贸易出口为主导模式,主要目标市场集中在中东、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这一时期,奇瑞凭借旗云、QQ等经济型轿车,以性价比优势打开海外市场。
接下来的几年中,奇瑞一路狂飙,到2010年时,奇瑞的出口量已经达到了9.2万辆,占了当年中国轿车出口量的半壁江山。
2013年以前,奇瑞重点布局发展中国家市场,以出口贸易形式实现产品“走出去”。2014年以后,奇瑞已然不满足于简单的“走出去”,而是想“走进去”。
这也意味着奇瑞的出海进入本地化深耕期。在这一阶段,奇瑞除了将国内生产的车型运到海外销售之外,也开始在世界各地的重点市场建设生产基地。
2014年,奇瑞在巴西投产了中国以外的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而以巴西工厂的建成为标志,奇瑞的全球化正式进入“走进去”的阶段。此后,其陆续布局新兴市场,形成生产、销量等环节为一体的网络,海外市场的销量也迅速攀升。
而迈入当前的阶段,奇瑞在近几年的追求是“走上去”,即进入品牌向上的突破阶段。在这一阶段,奇瑞出海战略明显向高端化和新能源化倾斜。欧洲、澳大利亚等发达市场成为新目标,产品结构也从燃油车占绝对主力向新能源车型比例上升转变。
每一个阶段,根据当下的情况脚踏实地,给出下一步的对应策略,成为奇瑞迈向更高台阶的关键。到2024年,奇瑞的年内出口量首次突破了100万辆,这也意味着,中国每出口5辆车,其中就有一辆是奇瑞汽车。
在奇瑞海外市场销量攀升的背后,是一系列体系化能力的支撑。
早在2019年,奇瑞就正式对外发布了“全球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结合了国际先进标准及管理经验,融合奇瑞自身质量管理实践,涵盖了全球产品策划、设计开发、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营销服务及质量体系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这体系成为奇瑞在世界各地驰骋的方法论,如今已经在奇瑞世界各大生产基地践行。
欧洲市场成为品牌向上“试金石”
如果说早期出海是销量驱动,那么现阶段奇瑞的全球化战略则明显是品牌驱动。而欧洲市场,正是检验奇瑞品牌向上的最佳“试金石”。
在海外市场征战二十余年,欧洲市场必然是奇瑞必须拿下的市场。
一方面,欧洲作为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和全球最成熟的汽车市场之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安全性能、环保标准的要求极为严格。能够在这一市场获得认可,往往意味着品牌实力达到了国际水准,这是其全球竞争力的有力证明。
另一方面,欧洲不仅是各车企品牌向上的重要押注,也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增量市场。
当前,不少中国品牌和欧洲老牌车企一起,都在为欧洲汽车市场的新能源化添砖加瓦。作为已经在欧洲有着不小销量规模的奇瑞,未来也必然能在这一浪潮中分得一杯羹,这也进一步打开了奇瑞在全球市场的想象空间。
奇瑞汽车进军欧洲采取的是差异化市场切入策略。奇瑞选择以意大利、西班牙等南欧国家为突破口,这些市场对新兴品牌接受度较高,且新能源汽车增长潜力大。
2024年4月19日,奇瑞与西班牙汽车公司Ebro-EV Motors签署协议,双方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合作生产新型电动汽车。
并且,奇瑞也通过收购2021年关闭的原日产工厂进行欧洲本地的生产与分销。按照协议,该工厂于去年11月投产,预计至2027年年产量达5万辆,2029年增至15万辆。
今年,奇瑞在欧洲市场开始展露锋芒。今年前三季度,奇瑞在欧洲市场销售了14.5万台,实现两倍多的增长。下半年,奇瑞还将进一步进入丹麦、克罗地亚、德国、法国等新市场,实现全球网络的稳步延伸。
在新车上,奇瑞也在扎实践行品牌向上的策略。
9月,奇瑞旗下定位于全领域豪华电混越野SUV的纵横G700以34.99万-42.99万元预售价切入市场。
同时,为了让酷爱越野车的中东富豪们感受到科技豪华,纵横G700还曾亮相迪拜哈利法塔,宣告其正式加入全球豪华越野竞争主场。在这里,新车获得全球顶级客群的认可。这款车全球预售100小时订单破1万台。
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开启品牌向上策略,源自于奇瑞在过去多年技术、口碑积累。
2025年,奇瑞包揽了全球权威机构J.D. Power发布的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销售服务满意度研究(SSI)、汽车产品魅力指数研究(APEAL)、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CSI)四项“自主第一”,成为唯一自主品牌“四冠王”,还获得了主流品牌和自主品牌售后服务满意度(CSI)“双冠王”。此外,奇瑞还获得中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认可——获颁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另外,奇瑞在凯度联合Google发布的“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中,蝉联汽车品类第一,奇瑞在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33位,是全球跃升速度最快的车企(跃升152个名次);奇瑞的产品获得欧洲、澳洲等地五星安全认证,是获得全球五星安全认证最多的中国品牌车企。
这些头衔与过去二十余年全球消费者的选择一起,让奇瑞有实力、有底气驶向全球的高端市场。
全球化与高端化双轮驱动
对于在世界汽车工业中出发相对较晚的中国品牌而言,全球化与高端化一直是需要攀登的高峰。在近些年的弯道超车中,一批批中国品牌驶向世界各处,也凭借科技等标签,将豪华市场撕开一道口子。
在这个过程中,奇瑞也是主力选手。如今,在不少海外市场站稳脚跟之后,奇瑞打算继续攀登,以高端车型拿下欧洲、中东等豪华市场,完成品牌向上。
9月底,奇瑞汽车完成在港交所的IPO,这也为奇瑞未来全球化与高端化的双驱动提供了持续的资金支持。根据此前奇瑞汽车发布的招股书,港股上市募资中20%将用于拓展海外市场。
并且,在过去的这些年,海外业务的收入已经成为奇瑞业绩稳健的“压舱石”。
根据招股书的披露,2022年—2024年,奇瑞汽车在海外市场分别实现营收330.87亿元、770.6亿元、1008.98亿元,占当年总营收的32.8%、47.2%、37.4%。2024年,其海外营收首次越过1000亿元大关。
这些收入在当下新能源转型、高端化攻坚的阶段,成为奇瑞持续投入的底气,也进一步形成全球化、高端化、新能源转型众多战略的正向循环。
据了解,仅在研发方面,奇瑞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8大研发中心,覆盖德国、西班牙、巴西、墨西哥及马来西亚等关键市场。这一全球研发网络使奇瑞能够快速响应不同市场的需求变化,实现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本地化适配。
这也意味着,奇瑞正以技术储备为杠杆,撬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重构。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奇瑞的展台就国际化特色明显,约5000位来自全球的嘉宾也彰显着奇瑞在国际化方面的成绩与决心。并且,奇瑞国际业务事业部还发布了“新品牌、新步伐、新产品”的海外战略。
同时,奇瑞也为全球化提出新的目标。奇瑞表示,未来要以推动混动技术平权为关键举措,锚定“全球十大汽车品牌”地位,依托全球顶尖研发体系与本地化产销服链路,坚定践行“In Somewhere,For Somewhere,Be Somewhere”的承诺。
从芜湖到欧洲,从简单的贸易出口到深度本地化运营,奇瑞的全球化战略已实现了从“广度覆盖”到“深度渗透”的质变。
面向未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重塑,奇瑞有望凭借全球化与高端化的双轮驱动,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3060.html发布于 2025-10-14 16:22:3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