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展会流量转化策略,从泼天流量到顶天留量的秘诀
深圳每年举办展览达441场,吸引逛展人数高达1122万人次,面对如此庞大的流量,如何将“泼天流量”转化为“顶天留量”成为重要议题,深圳需深化展览业务,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品牌展会,吸引更多参展商和观众,借助数字化手段,推广展会活动,提高参展效益,还应加强展会与产业融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交流合作,促进展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通过这些措施,深圳有望实现流量转化,将展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编者按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城市形象的“瞭望窗”,会展业已成为现代城市经济的助推器。如何让参展商的订单成为产业链的升级动力,让短期的消费热潮沉淀为城市竞争力?如何实现“流量”到“留量”以及“增量”的跨越,促成展会、产业与城市IP的深度联动与共振?
深圳商报调研走访展馆运营方、知名展会主办单位,以及行业协会专家,解锁展会与城市产业发展的“流量密码”,探寻“会展与城市IP如何共生”这一时代课题。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琼 吴素红
“深圳会展业蓬勃发展,标杆类展会成为流量入口。”深圳市会议展览业协会会长蒋承文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
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深圳共举办各类展会活动441场,展会面积1203.2万平方米,参展观众人次超1122万。
今年以来,深圳文博会、深圳礼品展、CHINAPLAS 2025国际橡塑展、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深圳工业展等大型展会相继举办。1—9月,深圳举办各类展会活动538场,展览面积117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8%。专业展会共吸引超5.8万家参展企业,参展观众总人次840万。其中,国际橡塑展吸引了逾4500家参展商,超28万观众入场;2025ITES深圳工业展汇聚全球2000余家展商,吸引了超10万专业观众入场。
跳出展会本身,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所在地,正是“空海轨”三位一体的“超级接口”。依托紧邻机场、深中通道门户、前海冰雪世界等大型文旅地标的区位优势,全球产业资源在这里加速汇聚,成为大湾区聚合全球资源的“流量入口”和关键枢纽。
泼天流量涌入
“乘数效应”激发城市活力
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会展能吸引来巨大的人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为文旅、消费、制造业等领域激发出“乘数效应”,激发城市新活力。
每逢大型展会,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周边酒店、商圈等配套“异常火爆”。展会期间,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车程10分钟内的高档酒店早早挂出“满房牌”;周边商圈有效承接会展流量,餐饮零售销量“蹭蹭上涨”。
“据测算,国际上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会展本身每投入1元,就会带动约9元的经济效益。”CHINAPLAS国际橡塑展主办方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朱明怡告诉记者,这种乘数效应在国际橡塑展期间有了具象化的表现。比如,周边酒店连续4天满房,房价较平日增长40%;距离国际会展中心较近的商圈满京华·满纷天地成为不少外国参展商“扫货”首选。
除了知名酒店、商圈、饭店外,展会期间宝安的西湾红树林公园、清平古墟、滨海文化公园等景点,外国友人、外地旅客数量也显著增加。与会人士在参展观展之余走进商圈和标志性景点,推动深圳本地消费、商贸的发展。
产展融合提速
“超级平台”加速产业对接
以产促展,产展融合。标杆展会成为全球产业链的“超级对接平台”。
据展会主办方统计,今年国际橡塑展海外观众占比近25%,高比例国际观众,带来跨境合作机遇;ITES工业展吸引超10万专业观众入场,促成精密制造、工业机器人等领域订单超50亿元;深圳礼品展以一年两届的频率,为全球礼品行业构建了一个高效的B2B对接平台,每年约40万买家到场,直接促成海量采购订单;粤港澳大湾区车展9天展期,吸引约89万人次观展,预定成交金额超100亿元。
ITES深圳工业展副总经理姚远介绍,ITES聚集超2000家参展企业,多家海外企业组团到场,带来工厂自动化改造升级需求。长远来看,展会流量转化为合作机会。此外,展会作为物流需求的“触发器”,每年参加ITES展会的高端装备参展企业带来展品运输、仓储和分发需求,倒逼深圳物流业升级。
不止于商贸对接,展会的意义还在于产业生态圈的打造。展会不仅是技术展示与商贸洽谈的平台,更是人才、创意与信息的场域。“CHINAPLAS国际橡塑展”期间举办的科学家论坛、科技讲台、商贸对接会等活动,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科研机构、高校代表参与。这些活动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创新成果的孵化与落地,为深圳构建具有持续动能的产业生态系统奠定了基础。
朱明怡认为,展会的举办不仅带来丰富的上下游资源,也促进了深圳本地产业链的优化与延伸,为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创造条件。企业透过展会洽谈合作、引进设备、整合供应商,大大提高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与整体协同效应。
近年来,深圳会展与产业深度融合,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目前已实现“一集群、一展会”全覆盖。数据显示,2024年,“20+8”产业集群主题展会超百场,高交会、文博会、光博会等一批专业展会在国内外大放异彩。今年上半年,深圳已举办51场“20+8”产业集群主题展会,展会面积达392.3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2.5%。
城市战略西进
“超级流量”力促宝安升级
深圳会展业从罗湖到福田,再到宝安,“一路向西”的空间跃迁,与深圳城市产业升级与空间战略息息相关。
知名经济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在其文章《深圳正在形成一个“大虹桥”》中,明确提出宝安与“大虹桥”有诸多相似:都位于所在城市的西部,都有所在城市的航空枢纽,都有所在城市最大的会展场馆,都有所在城市的主导产业。陈宪认为,随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程的加速,依托机场、会展中心,以及大前海现代服务业带来的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功能,一个类似“大虹桥”的“大宝安”在深圳正呼之欲出。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无疑是“大宝安”的核心流量入口。“空港+深中通道+冰雪文旅”的综合流量聚合,将让会展中心从展会经济的空间载体,升级为城市战略发展的接口。随着“20+8”产业集群深化、深中通道效应释放、冰雪世界文旅资源加持,深圳会展经济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3117.html发布于 2025-10-15 10:10:5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