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中产身份象征的昔日荣光,已过时?
曾经被视为身份象征的中产阶级身份,如今已经逐渐失去了其吸引力,曾经备受追捧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和标志,如今已经逐渐过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身份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正在崛起,中产阶级身份的象征意义逐渐淡化。
来源|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
“没有人需要,但人人都想要。”
保时捷1977年广告里的这句话,正是这个豪华汽车品牌黄金时代的写照。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时捷售卖的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身份象征、文化符号和收藏价值。
但这匹在燃油车时代一骑绝尘的“斯图加特骏马”,正陷入迷途。保时捷近日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其销售收入为268.6亿欧元,同比下降6%;营业利润为4000万欧元,去年同期为40.35亿欧元,同比暴跌99%;本年累计营业利润率为0.2%,较去年同期的14.1%大幅下滑。
图片来源:保时捷官网
01
在华失宠,全球失意
保时捷之所以被加速拉下神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失去了中国老钱和新贵们的追捧。伴随国产新能源高端品牌崛起,外国豪车在性能和技术上的比较优势逐渐消失,市场正在向保时捷强调残忍的事实:它已经不再是这片土地上所有人的dream car。
保时捷在华遇冷,早有苗头。2022年开始,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一路走低,从全球第一大市场一路跌到第三。2024年全年保时捷全球新车交付量同比降低3%,彼时中国是唯一下降的市场,跌幅达到惊人的28%。
时间来到今年,保时捷面临的挑战越发严峻,不仅在华失宠,全球市场也日益举步维艰。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数据显示,保时捷全球累计交付21.3万辆,同比下降6%;其中德国本土销量2.2万辆,同比下降16%;欧洲(不含德国)销量5万辆,同比下降4%;中国市场销量3.2万辆,同比大幅下滑26%,跌幅最大。
近年来销量下滑更是令保时捷业绩承受重压。上半年保时捷销售收入181.6亿欧元,同比下跌6.7%;营业利润10.1亿欧元,同比下跌67%;利润率也从去年同期的15.4%骤降至5.5%。
这样的颓势对于曾多次成功穿越行业周期的保时捷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即便是2008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这样的汽车行业至暗时刻,保时捷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利润率。
昔日“利润奶牛”荣光不再,今年以来保时捷已经三次下调盈利预期,对利润率的预测从年初的10%-12%,一路下调到6.5%-8.5%,再到如今的2%甚至更低,仅为“略高于零”水平。
02
不智能还起火?消费者吐槽不断
对保时捷而言,这场危机被燃爆的引线,在于主力市场中国的业绩表现节节溃败。
对于在华表现欠佳,时任保时捷CEO的奥博穆在2024年财报会上曾提到,症结在于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而保时捷未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中国正在经历结构性变化,而我们的电动汽车发展速度比几年前预期的要慢。”奥博穆直言,中国市场年需求大幅下降,形势已然严峻。
伴随国内市场高端新能源汽车得到消费者认可,电动化转型步伐迟滞的传统豪华品牌市场份额近些年被快速蚕食。指导价为57.80至85.80万的Macan过去为保时捷贡献了主要销量,但现在在其所处的细分市场,其要面对一众强劲对手,包括问界M9、蔚来ES8和仰望U8等车型。
一方面,电车时代,马力变得更加平价易得,零百加速3秒内逐渐稀松平常,从根本上瓦解了保时捷主推燃油性能车的核心优势。另一方面,国产新能源汽车的科技配置更前沿、更贴合本土需求,博得不少用户青睐。
保时捷的个性化选装,也正在遭遇新能源玩家的降维打击。以2024款帕拉梅拉为例,前排座椅通风功能选装价格1.6万,泊车全景影像2.3万,车道变换辅助系统1.3万,抬头显示2万……不少需要额外付费的选装配置,在理想、蔚来等品牌的中高配车型上已经成为标配。
动力形式上,保时捷也试图跟上新能源潮流,推出了Taycan、电动版Macan等车型。然而,纯电版Macan卖得比燃油版还贵,消费者不愿买账;外观几乎像素级模仿的小米SU7问世,更让百万级的Taycan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感有所下降。
此外,智能化功能日益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核心项。当华为、小鹏、理想、极氪、小米等品牌纷纷推出“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智驾功能,能够应对城区复杂路况,保时捷的智能化功能却没能让消费者满意。有消息显示,保时捷一直在积极寻求与中国智能驾驶供应商合作,积极寻求补足智驾短板,但目前与国产造车新势力的智驾在用户心中的地位还难以匹敌。
智能座舱方面,更是被消费者吐槽功能单一,仅能听音乐、导航。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此外,还有不少消费者投诉表示保时捷汽车存在品控问题,例如有车主表示帕拉梅拉新车一年多次被召回维修,行驶中熄火判定发动机严重故障,还有车主投诉称新买的保时捷12天便出现燃油泄漏问题。
图片来源:投诉平台截图
第三方投诉平台显示,以“保时捷”为关键词检索,投诉内容多达1662条。
更严重的是,近日保时捷新能源被曝行驶途中自燃起火。据媒体报道,10月24日晚间,西安一辆保时捷Taycan起火,火势集中在车身中部,消防人员将明火扑灭后,车辆已被完全烧毁,只剩空壳。
报道称,保时捷工作人员表示,已关注到该事件,并配合消防部门进行调查。根据初步沟通,车辆未涉及碰撞,具体起火原因需等待专业鉴定结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实上,此前保时捷曾多次发布涉及电池的召回公告。最近一次的召回公告显示,召回范围内的保时捷Taycan高压动力电池模组内部可能发生短路,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电池模组热失控,存在起火风险。
保时捷从2025年第一季度起实施最终召回措施,为召回范围内的Taycan安装车载诊断软件,该软件将检测电池模组的潜在问题,在风险发生之前向驾驶员发出警告,并更换异常的电池模组。
03
自救难过冬
力求挽回颓势,近年来保时捷积极自救,举措包括降价卖车、缩减渠道、更换高管等。
今年六月以来,保时捷大幅降价的话题引发热议,旗下卡宴、帕拉梅拉等车型最大折扣力度高达七折。此次大幅降价,被外界视作保时捷放下豪车身段以价换量的开始。
然而,从前三季度业绩来看,保时捷在华降价策略对市场的刺激作用似乎相当有限。据悉,2025款卡宴3.0T逐梦版折后裸车价76万,加上购置税和保险等费用,不到85万就能落地,但其竞品奔驰2025款GLE 350 、宝马X5、奥迪Q7等车型的裸车价格均下探至50万市场,降价卡宴难言明显优势。
汽车卖不动了,保时捷决定随之收缩渠道。去年有消息传出,保时捷的经销商网络调整计划旨在未来两年内逐步淘汰并优化网络,彼时渠道数量145家,预计到2026年底将保留约100家经销商,相当于砍掉三分之一。
不久前,保时捷还宣布将换帅,其所面临的业绩压力被外界认为是促成此次换帅的直接原因。当地时间10月17日,保时捷宣布任命迈克尔·莱特斯为保时捷新任CEO,自2026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新任CEO将挑起的重任可谓艰巨。当“人人想要”的情感冲动,让位于“是否真正需要”的理性计算,他所面对的不只是下滑的财报数据,而是一个终极命题:在马力廉价且智能向上的时代,保时捷如何让人们再次心甘情愿为其付费。
参考报道:
腾讯汽车:《中国年轻富豪,不再为保时捷的引擎轰鸣声买单了》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4029.html发布于 2025-10-29 16:54:1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