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层对山姆AI滤镜的忍无可忍
新一代中产阶级无法容忍山姆超市使用“AI滤镜”技术,他们强调真实和透明的重要性,对商家通过技术手段操纵商品展示的做法表示不满和担忧,这一事件反映了消费者对诚信经营和真实信息的追求,呼吁商家在营销过程中保持真实透明,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
没人能想到,山姆APP的一次常规更新,意外点燃了用户群体的激烈情绪。
社交媒体与应用商店评论区里满是差评,退卡声浪与要求高管辞职的呼声此起彼伏。
这场争议的发酵速度与激烈程度,远超一般APP迭代引发的讨论。
深究背后缘由,与其说是一次单纯的产品更新失误,不如说是长期积累的用户情绪在一个不合适的节点集中爆发,而更新后APP在体验上的诸多倒退,则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01 体验倒退,用户怒了
信任危机的导火索,是商品展示环节的“失真”。
APP更新后,水果、肉类等商品图多经过AI过度美化,和实物差距明显。
更离谱的是部分生肉商品直接用熟食图替代,比如售卖的生牛腱,配图竟是番茄牛腩成品。
即便原本的实拍图未被删除,也被深埋在五张美化图之后,用户需手动翻找才能看到真实样貌。
这种近乎“误导”的展示方式,不仅让“所见即所得”的基本消费诉求落了空,更让注重品质的用户感到被轻视。
有用户直呼“请把简洁高效的 APP 体验还给我们,我不需要精美的虚假美图”。
有人愤怒地表示“不续卡了”。
还有人无奈调侃 “现在买肉是免费加工后极速达吗?毕竟所见即所得”。
如果说图片失真刺痛了用户对品质的信任,交互体验的繁琐与信息获取效率的下降,则进一步将不满推向高潮。
老用户记得,从前下拉屏幕就能查看的商品详情,如今打开后会先弹出无关界面,核心的规格、参数等信息被层层折叠,看全需多操作好几步。
对于习惯高效购物的会员而言,这种画蛇添足的改动,既打乱了多年使用惯性,更违背了商超APP便捷实用的本质。
正如消费者吐槽:“详情页操作太反人类!下面一排文字按钮不说,点开详情后还得点击查看更多才能看完整信息”。
更让用户困惑的是关键信息的混乱与隐藏,就连关乎健康的配料表也被藏了起来。
山姆此前就曾因配料表问题引发争议,这次改动无疑加深了用户疑虑。
难怪有人不解发问:“为什么现在连肉、油的配料表都要隐藏?”
事实上,这场争议从一开始就超出了APP本身的范畴。
02 中产的钱包在发出警告
作为需支付年费的会员制商超,用户对山姆的商品品质与服务体验,本就有着远超普通商超的期待。
也正是由于用户的信任,近年来,山姆会员店在中国市场快速崛起,成为沃尔玛在华业务的重要增长引擎。
然而,自2025年初管理团队更迭起,一系列战略调整正悄然改变其发展轨迹,也引发了外界对其未来走向的广泛关注。
随着原总裁文安德怀的卸任,新任代理总裁Jane Ewing迅速推行以“加速扩张、数据驱动、降本增效”为核心的改革。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动发生在供应链与品控体系——她推动实施统一化管理,取消区域差异化运营标准,包括解散华东地区的特色商品开发团队,并将所有品控流程向沃尔玛全球体系对齐。
这一调整在效率层面成效显著。新品开发周期从过去的12–18个月大幅缩短至3–6个月,部分区域特供烘焙类产品甚至实现90天内从研发到上市。
与此同时,山姆的业绩数据也呈现强劲增长:2024年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2025年一季度净销售额同比增长22.5%,二季度进一步增至30.1%。
门店数量也迎来新高,2025年新增10家门店,创下入华以来纪录,预计年底前还将再添约五家新店。
然而,尽管这些举措在短期内带来了业绩的增长和效率的提升,但也让山姆长期赖以生存的“信任交付”模式面临严峻考验。
仓储会员店的本质并非简单的商品交易,而是基于“严选”模式的信任交付。消费者支付会员费,本质上也是为了“省心体验”和“筛选权”预付的信任押金。山姆用近30年的时间构建这一信任壁垒,但如今,在追求速度和规模的过程中,这一基石是否依然稳固被打上了问号。
不少山姆会员普遍反映,部分新上市商品的品质与以往相比有所下滑,例如烘焙类产品的口感和新鲜度不如从前,生鲜商品的品控稳定性也出现波动。
更值得注意的是,区域特色商品的减少让部分消费者感到失望。以往,山姆通过区域差异化运营,能够针对本地需求推出特色商品,例如华东地区的时令糕点、华南地区的海鲜特产等。而统一化管理后,这些个性化商品逐渐被标准化产品取代,削弱了山姆的独特吸引力。
而此次APP更新刚好让积累的不满找到了集中爆发的出口。
诸多体验问题让用户首先将矛头指向新高管刘鹏,要求将其辞退。
不过,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发现,前阿里巴巴高管刘鹏加入山姆是在10月27日,担任山姆会员店业态总裁,而消费者对山姆的吐槽在刘鹏加入山姆之前就已不绝于耳。
面对用户吐槽,11月3日晚山姆发布声明称,本次APP改动于8月底开始上线测试,明确改动与新高管无关。
目前,果蔬、肉类等品类商品的头图已完成修改,换回了白底实拍图。同时还表示,已收到会员关于商品图片等方面的宝贵建议,将持续改进,更好展现商品真实形态并提升体验。
这些年,山姆在中产家庭心里,早不只是个超市,更像是 “把日子过出质感” 的代名词。
大家愿意花会员费进门,图的从来不是琳琅满目的选择,而是那份不用费脑的放心,知道它挑的都是经过筛选的好东西,品质、性价比都踩在自己的需求点上。
一旦曾经“严选”的标签,悄悄被“全选”的规模感替代。原来那种“闭眼买都不踩雷” 的笃定,渐渐变成了挑挑选选时的犹豫,甚至偶尔还会“踩坑”,会员费的意义也就变得模糊了。
信任这东西很特别,建立起来要靠日复一日的用心,可流失往往就在一次次失望里。
而且它比供应链、比门店规模都脆弱,一旦没了,想再赢回来,要花的功夫远比重建一套体系多得多。
山姆现在拼速度、扩规模的选择,没对错可言,但最终能不能走得远,不是财报上的数字能说了算的。
关键还得看,每一位曾经信任它的会员,下一次续费时,还能不能找回当初那份“为信任买单”的踏实感。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4607.html发布于 2025-11-05 16:37:0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