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拿下支付牌照,金融业务取得重大突破
小红书成功获得支付牌照,标志着其金融业务取得实质进展,这一举措将为公司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领域提供有力支持,并有望优化用户体验,提高用户黏性,支付牌照的获得为小红书未来的金融业务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有望在未来带来更多创新和机遇。
11月的第一周,第三方支付领域重磅消息颇多。
先是,11月1号,同程旅行拿下新生支付100%控制权,后者注册资本由1亿元增至3.3亿元;而B站则与甬易支付失之交臂,其多年前次曾通过竞价拍卖方式获得后者65.5%股权,但最终该支付牌照被正凯集团拿下;11月3日,东方电子支付有限公司(下称东方支付)发生工商变更,宁智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为唯一控股股东,此前的6名股东悉数退出。
而宁智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小红书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与此同时,东方支付注册资本金从1.213亿元增加至2亿元,已满足《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中支付牌照最低资本金的合规要求。
这意味着,小红书正式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实现了金融牌照从无到有的突破。大幅提高资本金、并满足合规门槛,也意味着小红书要深度运营这张支付牌照,并非简单的财务投资,确保后续金融业务的开展具备坚实基础。
对此,博通咨询金融资深研究员王蓬博在受访时表示,小红书拿下支付牌照的核心原因在于补齐其商业生态的关键金融基础设施短板。作为内容驱动型平台,能够从数据上看出,小红书近年来电商业务快速增长,但长期依赖外部支付通道不仅抬高交易成本,更限制了用户行为数据闭环与资金流掌控力。而且从合规的角度来看,在当前监管明确要求强化平台主体责任的背景下,自持支付牌照已经是必然的选择。
“牌照获取确实具有紧迫性,背后是对未来电商与本地生活以及金融增值服务规模化变现的提前卡位”,他表示。
从小红书自身来看,其成立已经有12年,最初凭借用户生成内容(UGC)的种草社区模式起家,2022后陆续上线商城、直播带货、买手电商等功能,持续探索商业化变现。
据彭博社披露,金沙江创投一份标注为今年3月的内部文件显示,小红书估值已跃升至260亿美元,较2023年底的170亿美元增长超50%。
业务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小红书月活跃用户数增长至3.12亿,同比增长20%;营收飙升至37亿美元,同比增长85%,净利润达5亿美元,首次扭亏为盈。彭博社称,2024年其利润有望翻番至超10亿美元。
在电商数据方面,2024年小红书电商GMV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60%交易由站内笔记直接引导完成,电商复购率达4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小红书在内容创作与商业营收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据媒体报道,小红书的变现业务中广告仍是主力军,这似乎难以支撑起一个千亿估值的IPO。因此如今拓展金融业务这个现金奶牛,成为小红书可实现的快速变现路径之一。
目前,在金融业务方面,虽然具备金融业务开展的天然电商场景、庞大的年轻用户基础,以及种草模式下的社区信任机制,小红书的金融业务步伐相对于其他同类互联网大厂来说始终较慢。
截至目前,小红书暂未上线任何自营分期或信贷产品,也不为类似产品导流,仅在广告业务中允许信用卡、消费金融公司等部分金融机构通过注册官方账号和发帖的形式分享内容,但并不能直接申请贷款。
此外,新经济观察团此前也独家报道,小红书在去年“618”期间设置了新的信用支付手段“先用后付”,彼时还支持消费金融产品花呗分期、支付宝免密支付、微信支付等支付手段。
笔者认为,在拿下支付牌照之后,小红书有望构建自主可控的“内容-交易-支付”的完整生态闭环。
首先,获得支付牌照后,小红书能够将宝贵的用户交易数据留存于自身生态内。这些真实的支付行为数据,将构建出更为精准的用户画像,从而反哺推荐算法,减少跳转至第三方支付带来的用户流失,显著提升交易转化率与用户粘性。在合规前提下,这些数据未来也能用于评估用户信用,为探索小额消费信贷等金融业务打下基础。
其次,自有支付渠道上线之后,小红书可以逐步降低对微信支付、支付宝的依赖,省下巨额通道费,为平台争取更大利润空间。
下一步,按照其他电商平台的经验,预计小红书的金融业务开展上,短期可以优先开展消费场景赋能,例如推出“小红书分期”等信用支付工具,直接刺激消费,完成商业闭环;中长期,给予数据积累和风控模型完善,小红书可以依据达人和商家的交易流水、信用记录为其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小微商户的融资难题。
此外,东方支付本身的业务范围也给小红书提供了更多业务想象空间。
东方支付是2011年首批获得支付牌照的非银支付机构之一,并在2024年8月份完成了牌照续展,主要业务包括全国海关税费电子支付业务、自贸区业务,跨境人民币、跨境外汇支付业务,核心产品包括速汇通、速结汇、航付通等。
业绩方面,2024年东方支付营收888万元,净亏损800万元;2025上半年,营收376万元,净亏损527万元。最新的资产总计1.32亿元,所有者权益9300万元。
虽然东方支付业绩表现不佳,但笔者认为其此前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真实的交易场景和稳定的客户源。小红书庞大的用户和交易量,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能将东方支付的牌照资质与小红书自身的平台生态有效整合,这次收购将成为小红书构建商业闭环的关键一步。
此外,东方支付拥有的互联网支付、跨境人民币及外汇支付等业务资质,也将赋能小红书发力跨境电商业务,成为吸引和留住优质商家的一个重要筹码,还也可以探索为出境游的用户提供海外支付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最终成为新的营收曲线。
当然,在拿下支付牌照、拓展金融业务的过程中,小红书也将面临不少挑战。
第一,小红书的技术团队需要深度介入,确保支付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同时,促进东方支付原有团队与小红书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的融合也至关重要。
第二,小红书需要审慎平衡金融业务与社区氛围的关系。其核心竞争力在于用户的信任与高质量的分享氛围,因此金融业务的展开必须是“轻量化、场景化、高信任感”的,深度嵌入交易流程而非生硬推销,避免因过度金融化而侵蚀社区的立身之本。
第三,用户已习惯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小红书需要通过极简的支付流程、平台专属优惠等策略,耐心引导用户改变习惯。
第四,作为持牌支付机构,小红书必须在数据安全、用户隐私保护、反洗钱等方面投入充足资源,建立严格的合规体系。
王蓬博提醒道,小红书持牌后要做到三点:一是确保支付业务与集团其他业务风险隔离,避免资金混同;二是严格遵循反洗钱与数据安全要求,不得滥用用户交易数据;三是杜绝变相开展二清、无证存管或超范围经营。
他表示,小红书入局虽不会撼动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双寡头格局,但将进一步加剧垂直平台对细分支付场景的争夺,也会同时分食垂直场景的流量。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4728.html发布于 2025-11-07 10:07:5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