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深海,万亿商机潜藏海域

访客 2025-11-09 16:00:04 18934 抢沙发
深海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和潜力,其中涉及价值万亿的市场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深海资源的开发逐渐受到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增长,还能为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财富,深海资源的探索与利用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涉及的领域包括海洋能源、海洋渔业、海洋旅游等多个方面,深海的万亿机遇正逐渐显现,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增长点。

对于寻求下一个结构性增长机遇的投资者而言,水下200米深处的“深海”正开启一个价值百万亿美元的新纪元。

据追风交易台,11月7日,瑞银发布报告称,深海经济是一个由“短期看FPSO油气装备,长期看深海采矿设备”驱动的、价值百万亿美元的长期投资主题。这份报告的核心洞见可以归结为三点:

  1. 巨大的资源价值:深海蕴藏着价值高达177万亿美元的矿产资源(基本情景),包括81万亿美元的金属和95万亿美元的油气资源。
  2. 两大支柱产业:深海经济主要由两大支柱驱动——海上油气开采深海金属开采。前者是成熟市场,正因能源安全和陆地资源枯竭而迎来新一轮资本开支上行周期;后者则是新兴市场,技术突破正使其商业化从“不可能”变为“可能”。
  3. 万亿级资本开支浪潮:未来十年,仅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资本开支就将达到约2.5万亿美元。而深海金属开采设备的支出预计将从未来十年的1500亿美元,激增至2036-2050年间的1.5万亿美元。
深海,万亿商机潜藏海域

据瑞银分析,深海经济的崛起并非遥远的愿景,而是一个已经启动的、长达数十年的投资主题。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一个清晰的路线图:短期内应重点关注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的供应链,而长期则需布局深海采矿设备这一新兴赛道。

沉睡的宝藏:为何深海成为新焦点?

过去二十年,由于技术和环保的限制,深海资源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然而,据瑞银报告,当前三大驱动力正共同将深海推向全球工业界和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1. 陆地资源供给瓶颈:随着数个世纪的开采,陆地关键金属正面临储量枯竭。报告估算,按当前需求,陆地镍、钴、铜的储量仅能维持20-30年。同时,清洁能源转型和高科技产业(如电动车、数据中心)的崛起,加剧了对这些金属的需求。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生产国高度集中的供应链风险凸显。
  2. 深海的惊人储量与品位:深海是真正的资源宝库。报告指出,深海的部分关键金属储量远超陆地,甚至是陆地储量的数倍。更具吸引力的是,其品位也更高。例如,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的多金属结核中,镍的平均品位远高于全球陆地平均水平。美国地质调查局预计,到2065年,约35-45%的关键金属需求将来自深海。
  3. 政策东风与监管破冰:2025年成为深海发展的关键转折点。据中国报道称,中国首次将“深海技术”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美国政府也签署行政令,加速深海采矿的审批。同时,负责管理国际海底资源的国际海底管理局(ISA)正加紧制定开采规章,预计在2026/27年更新采矿守则。这为商业化开采铺平了道路。
海上油气:成熟市场的“第二春”与万亿资本开支

尽管深海采矿是新兴领域,但海上油气开采已是成熟产业,并且正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瑞银报告预计,到2035年,全球石油供需缺口可能达到1300万桶/日。为弥补这一缺口,海上资源成为关键。

  • 经济性与储量优势: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间,新发现的深水油气储量是陆上储量的16倍。在成本方面,海上大陆架(约37美元/桶)和深水项目(约43美元/桶)是除中东陆上油田(27美元/桶)之外最具经济性的新供应来源。
  • 万亿级Capex启动:报告预测,在2026年至2035年的十年间,全球海上油气勘探生产(E&P)的累计资本开支将达到惊人的2.5万亿美元
  • 短期投资焦点:FPSO:在这一轮海上油气投资热潮中,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 是最值得关注的子行业。随着深水油气产量的增长(尤其是在拉美地区),FPSO正进入一个新的上升周期。报告基于目前的招标、规划和评估中的96个FPSO项目管线估算,未来十年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美元。这意味着FPSO运营商、工程总包(EPCI)公司以及提供船体建造和核心模块的供应链将直接受益。
深海,万亿商机潜藏海域
深海采矿:从零到万亿的“星辰大海”

如果说海上油气是当下,那么深海采矿无疑是未来。瑞银报告构建的专有成本模型揭示了这一赛道的巨大潜力。

  • 价值177万亿美元的终极机遇:报告测算,在基本情景下,深海金属资源价值达81万亿美元,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价值95万亿美元,合计总价值高达177万亿美元
  • 成本平价在望:目前深海采矿的单位成本比陆地高出约25%。但报告预测,随着技术进步(假设运营支出每年优化3%,环境成本下降3%,资本支出节省1%),到2033年,深海采矿即可实现与陆地开采的成本平价。这将是引爆行业增长的奇点。
  • 深海,万亿商机潜藏海域
  • 长期投资焦点:采矿设备:成本平价将催生大规模的设备投资。报告预测,深海采矿设备capex将从2026-2035年的1500亿美元,在成本平价实现后,于2036-2050年期间飙升至1.5万亿美元。资本开支的84%将集中在水下设备,主要包括采集车、提升管系统和水下机器人(如ROV、AUV)。这为拥有相关技术的设备制造商提供了长期的、确定性高的增长空间。
投资路线图:短期看FPSO,长期看采矿设备

综合来看,深海经济为投资者提供了一条清晰的、从短期到长期的投资路径。据瑞银报告称,

  • 短期(未来十年):应聚焦于确定性更高、已进入上行周期的海上油气产业链。核心受益者包括:
    • 全球FPSO供应链:从运营商(如MODEC)到船体制造商(特别是中国船厂,其市场份额正在提升)和核心模块供应商,将分享3000亿美元的市场蛋糕。
    • 深水钻井服务商:深水钻井平台(半潜式平台和钻井船)的需求增长,将使日费率维持高位。
    • 海上油服和设备公司:整体2.5万亿美元的capex将惠及提供勘探、钻井、完井及工程服务的全产业链。
  • 长期(2030年及以后):应提前布局即将爆发的深海金属采矿设备赛道。核心受益者包括:
    • 水下设备制造商:能够生产采集车、提升管系统、水下机器人和传感器的公司将是最大赢家。报告点名了欧洲的矿业与海工设备商以及中国的机械制造商。
    • 特种材料供应商:如耐高压、耐腐蚀的钛合金、涂层和密封材料供应商。
    • 金属加工企业:在深海采矿初期,矿产运营商倾向于与陆上冶炼厂合作,这将为拥有先进处理能力的金属加工企业(如印尼镍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深海,万亿商机潜藏海域

需要注意的是,深海开采,尤其是金属开采,面临着严峻的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挑战,其对海洋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这既是风险,也可能催生新的技术需求(如更环保的采集技术)。投资者在评估相关机遇时,必须将监管动向和技术演进作为关键考量因素。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4886.html发布于 2025-11-09 16:00:0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893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