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到中年,趁早实现梦想
人到中年,岁月不居,时光如梭,此时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想要做什么事情就应该尽早去做,不要拖延,因为中年时期是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也是实现自己梦想的黄金时期,无论是学习新技能、旅行探险还是追求兴趣爱好,都应该珍惜当下,勇敢前行,不要等到时光荏苒,留下遗憾,中年人们,把握时间,勇敢追梦,让生命更加充实和精彩。
这两年,表弟的去世对我影响非常大,他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人,1988年出生,2023年10月去世,年仅35岁,原因是甲状腺癌出现转移,同时他还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感到非常震惊,虽然知道他住院了,但总以为他会像之前一样,过几天就会病愈出院,没想到,短短几天内,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我急忙飞回老家,遗憾的是,也没有见到他最后一面,等见到的时候,人已经在殡仪馆了。
当年高考完之后的那个暑假,是我长期呆在家乡的最后一段时光,从那以后,从上大学到工作,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甚至有一两年都不曾回去,至今已经二三十年,而当年要好的中学同学也基本离开了县城,家乡的同学朋友关系已经渐渐淡去,每次回老家,我都不知道该找谁做好,而每次回到家乡,表弟总是会打电话给我。
我们会一起出去,无所事事地吃个饭,或者单纯在马路上闲逛,或者只是在长江边上慢悠悠地喝着茶发着呆,表弟从小学习成绩不好,高考只考了两三百分,父母在老家给他找了个工资不高但清闲的工作,他是家里的独子,和老婆也离了婚,幸而还有一个女儿,平时主要是他妈妈在照看,这给两位老人留下了希望。
他的个人生活习惯很差,生活不规律,很爱吃,吃东西没有节制,因此体重很重,又不爱运动,年纪轻轻居然还有糖尿病,就在他去世前三个月的夏天,我还回了老家一趟,找他一起去市区一个滨江公园散步,当时看他瘦了很多,还说他生活习惯变好了,人都瘦下去了,当时我没有意识到,其实是他病情加重了。
因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同辈人,一下子人没了,他的去世对我的打击很大,尤其是看着他的遗体就在我面前一两米的地方被推进火化炉的那一刻,眼泪突然止不住簌簌地流下来,这些年,我也有其他家人去世,但都是老一辈,我外公去世的时候终年88岁,那时我都没有这么悲伤,因为外公临走前几年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走得也很安详,可以说是寿终正寝,但比自己年轻的同辈人去世,这不只是对我,也给和我们同辈分的几个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正确。
202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5.37岁,中国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是80.88岁,这是平均值,不知道中位数值是多少,这意味着一个男人活到40岁,人生的一半以上时间就已经过去了,而且还是最精华的一半,平均下来,剩余的人生只有三十多年了,一个男人活到50岁,剩余人生在理论上看就只剩二十多年了。
我想了下,我也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主观上太重视工作和挣钱,忽视了生活方式要健康,忽视了自己还有其他想做的事情,以前我老想着多攒钱,去搞各种投资,过着各种负债的生活,把自己也搞得很累,每天早上醒来就发现自己还有大量房贷和其他负债要还,总是让自己的心理莫名的焦虑,而通勤距离长,每天六点多就要起床,晚上回家睡得也晚,往往12点以后才睡觉,这样非常不利于健康。
除了工作和挣钱以外,我也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想做,但总想着以后再说,现在想想,如果一直这样下去,那么不就是永远的工作机器么,有什么想去玩的地方,只要不是特别贵,就尽快安排出发,别总是想着明年再去,后年再去,等到了那个时候,你又会想着以后再说,有什么想做的事情,当下能做的就马上去做了,别想太多。
第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身体越来越不想动,对各种事情的兴趣度都在下降,或者说身体的欲望在逐渐消失,年轻时的那种激情迸发,大半夜临时约人出去吃烧烤,甚至开车到海边,这种不管不顾就是要去哪里玩的想法和感觉越来越少了,而且随着代谢的变慢,体重在逐渐增加,我的体重竟然不断增长到了95公斤以上,开始出现各种疾病。
当年纪越来越大,身体逐渐越来越不想动,做一些事情的兴趣越来越寡淡,快乐也会相应减少了,这更说明了“及时出发”的重要性,你现在就去,跟等你老了再去,心境和快乐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2023年10月从老家回来后,我调整了自己的生活,我发现睡眠充足对身体影响很大,甚至可以说,早点睡觉就可以解决一半的心情不好和烦躁问题,包括我老婆,我也天天催促她按时睡觉(虽然不太成功),不然睡眠不足会让她有一小事情就心情不好,因为身体在疲倦的情况下,做任何事情的效率都很低,对负面问题的承受能力下降,会变得更不耐烦。
不要觉得周末可以补觉,平时休息好最重要,我和老婆到处找深圳评价好的餐馆,工作日也经常跑去吃,发现了很多很不错的食物,带来了不少惊喜,坚持找人吃饭和聊天,我发现这个很重要,人到中年,大家都开始以家庭为中心,和朋友的联系就渐渐少了,几个月甚至一年两年不见面都是正常的,但其实你可以试着把你想见的朋友,现在的同事或者以前的同事,没事约出来吃个饭,或者一起爬个山,也不用太频繁,总之交换交换行业信息,吐槽吐槽生活,了解了解近况,是有很大帮助的。
光是说说不方便和家人和当前的同事讲的东西,就已经有精神上的慰藉了,更不要说聊着聊着会出现一些新的思想和想法,不要觉得很长时间不见生疏了,就不好意思联系,其实你会发现,请吃饭这件事情,只要有时间,大家都不会拒绝的,我反正从没被拒绝过,而且大家聊了之后才发现,中年男人的世界都挺无聊的,压力也是相似的,大同小异,上有老下有小,有人叫出来喝下小酒,放松个两三个小时,大家都是愿意的。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不去东湖公园,那么到现在一年多了也没机会再去,这更坚定了我想去哪里,最好当时就去,不要想着以后再去的想法,每个周的周末,在深圳到处找可以放空、露营、徒步和骑自行车的地方,还真找到了不少,而且发现这比躺在家里玩手机舒服不少,尤其是冬天的深圳,温度非常舒服,周末带娃出去骑自行车也是主要活动之一,孩子也喜欢,而且到目前为止,户外活动让孩子的视力都还保持得不错,这也是个收获。
约朋友去徒步,下图是深圳东部的马峦山瀑布,还有深圳盐田半山公园绿道沿途的风景,冬天的时候带上家人,约了朋友去的,得打车到入口,走起来非常舒服,也没什么人,可能跟深圳绿道太多有关系,很多新的绿道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盐田的菠萝山也让我印象深刻,和朋友去爬的,在上面可以俯瞰大梅沙和盐田港。
前两个星期的周末,我也开车带着一家人去了东莞的海边的东宝公园,惊喜地发现那边人少,停车场车位很多,停车随便停,晚上也挺凉爽,没错,东莞也是有海的,我们一家人在海边的草坪上铺了垫子,也没啥蚊子,躺着很舒服,东宝公园和茅洲河的绿道是连通的,也就是说,你可以沿着茅洲河绿道骑自行车一直骑到海边,而且还没什么人。
东宝公园带来惊喜的鼓励,我开始在周末进一步扩大活动半径,上个星期,老婆说她朋友约她去阳江的月亮湾海滩玩,我一查,开车单程要三百三十多公里,要是在以前,我肯定就说算了,周末就在深圳休息,但现在我觉得,去看一看也不错,于是周六就开车带着娃和老人出发,周日回家,往返六七百公里,还是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除了比较枯燥的跑步,还可以夜爬,这是我在一直最喜欢的深圳夜景拍摄点的南山祝寿亭拍的夜景,因为不在南山上山的主路上,来的人比较少,从南山海关登山口往上爬就能看到,还有人带着专业设备在这里拍夜景照。
人到中年,人生太短,培养出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想做的事情,就及时去做吧。
作者:nbdnews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50.html发布于 2025-08-31 12:07:3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