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评论,电车狂飙的限速刹车——默认零百加速不小于5秒

访客 2025-11-13 16:33:38 64032 抢沙发
评论:“默认零百加速不小于5秒”的规定成为热议话题,为狂飙的电车踩下了限速刹,这一举措旨在保障道路安全,减少因电车速度过快而引发的潜在风险,此举体现了对行车安全的重视,也是对电动车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限速措施的实施还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道路状况、车辆性能等,电动车产业需在速度与安全性之间寻求平衡,确保公众出行安全。

速度只能在赛道上成为信仰,安全才是公共道路的行车追求

推动汽车安全行驶,相关部门正在行动。据报道,近日,公安部组织完成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下称《条件》)。其中提及限速要求:乘用车每次启动后,应处于百公里加速时间(0~100km/h)不少于5秒的默认状态。

同时,《条件》还对电动车门把手、电池监测及驾驶行为检测等作出明确要求。比如,汽车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内、外把手;动力电池发生热事件时,非碰撞侧车门应自动解锁;监测动力电池工作状态,实现电池单体异常情况的自动监测、记录和预警等。这些要求的提出,可谓直击当前电动汽车安全领域的多个痛点,必将推动行业在安全设计和用户体验上实现整体提升。

评论,电车狂飙的限速刹车——默认零百加速不小于5秒

↑4S店为已销售的新能源车辆充电。图据视觉中国

近年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启动加速失控事故多发,其多是由于驾驶人使用高加速模式时,对高加速模式的驾驶准备和操控能力不足。

电车的电机能瞬间释放最大扭矩,输出峰值动力,确实让习惯传统油车渐进式动力输出的司机不太适应。而且,部分车企过度追求和宣传百公里加速,甚至以此为卖点,也误导了部分车主。一台普通代步车真的需要2~3秒的百公里加速能力吗?这恐怕更多属于技术过剩的“屠龙技”,在现实城市道路中并无对应驾驶场景,反而可能留下安全隐患。

在此背景下,《条件》为百公里加速设置安全限值,核心目的正在于踩下限速刹车,确保安全底线。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限制乘用车的技术追求、焊死加速键,只是为其上了一套保险栓。比如,系统设置默认加速门槛,驾驶人若需使用高加速模式,需有意识地采取一定操作。

这一设计是一道安全仪式,更是对驾驶人的意识与驾驶准备的提醒。它让驾驶人在激活强动力前明确自身责任边界,人为设置这道限制恰是对生命安全的敬畏门槛。可以说,《条件》在制度层面对驾驶安全的贴心护航,是从内卷式的参数竞赛向公共安全优先的理性转身。

有车评人认为这是为开快车留了技术“后门”,其实它兼顾了公共安全与部分驾驶需求。其实,安全设防还可以有更多选项,比如通过车辆生物识别发现司机第一次驾驶该车,则不能激活全部加速功能;或者车主需累计驾驶满规定里程、时长,或车辆定位识别到封闭赛道后才能解锁全部加速能力等。

当然,除了车辆性能,解决安全驾驶问题的关键在于驾驶者的自觉。驾驶者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必须让安全驾驶成为一种内化习惯与共同准则。此外,部分车企也可推出个性化服务,强化驾驶专业技能培训,提供更多赛场来释放极速驾驶需求。毕竟,速度只能在赛道上成为信仰,安全才是公共道路的行车追求。

红星新闻评论员 李晓亮

编辑 汪垠涛

审核 王光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5186.html发布于 2025-11-13 16:33:3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403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