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警惕求职陷阱,被骗走十万的教训!

访客 2025-11-26 16:48:43 21434 抢沙发
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我不幸遭遇了欺诈,损失了10万块,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就业市场中的风险,提醒广大求职者要保持警惕,谨慎选择就业渠道,避免陷入类似的骗局,我们应该增强风险意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想找份工作踏实赚钱,没想到多年积蓄全打了水漂。

最近不少求职者哭诉,在前程无忧上刚投完简历,没多久就收到了公司的包含姓名和应聘岗位的“offer”。

求职者满心欢喜地提供了姓名、年龄、意向工作区域后,对方立刻发来一份详尽的PDF文件。

警惕求职陷阱,被骗走十万的教训!

里面不仅有公司介绍、薪资结构,连入职流程、培训安排都写得明明白白,看起来比不少正规企业的招聘材料还要“专业”。

可谁能料到,这份看似诚意满满的“入职邀请”,竟是一场针对求职者的精准“杀猪盘”。

警惕求职陷阱,被骗走十万的教训!

根据红星资本局报道,有人架不住 “月薪七千”的诱惑,一步步掉进精心设计的圈套,多年攒下的8万元积蓄被席卷一空。

也有人被 “账户冻结”“需要解冻”的话术牵着走,层层加码的费用像无底洞,最后累计损失高达10万元。

警惕求职陷阱,被骗走十万的教训!

等反应过来时,所谓的“招聘负责人”早已失联,交易平台也变成了无法登录的死链接。

01 入职前带薪试训?小心!

其实,那些带着企业标识的offer短信,不过是诈骗链条上的第一枚糖衣炮弹。

真正的收割,从所谓的“入职前线上试训”正式开始。

求职者收到的PDF里明确写着,入职前要参加两天线上试训,而且是 试训“带薪”的,综合收入在300元以上。

警惕求职陷阱,被骗走十万的教训!

这时候肯定会有求职者觉得,就算工作不太行,先赚点试训费也不亏。

求职者按照要求下载好指定的企业版App后,第一天的任务简单到令人难以置信。

只需要汇总高铁信息,按票价排序,每隔十分钟提交一次。

忙活一天后,骗子真的会通过微信、银行卡转账给你100多块钱。

就这一步,彻底让大多数人放下了戒心。

毕竟能真金白银给钱,怎么看也不像骗子啊?

警惕求职陷阱,被骗走十万的教训!

但这只是骗子的“诱饵”,他们要的不是让你赚小钱,而是让你相信“跟着他们干能赚钱”,为第二天的收割铺路。

等到第二天,画风就变了。

之前的简单任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需要投入资金才能完成的银行任务”“数据测试”。

骗子会给你一个陌生的平台网址,先是让你扫码进行小额公益捐款,说捐款金额会在平台上呈现。

接着就让你绑定银行卡,开始做所谓的“外汇期货买卖”,起步金额100元,然后是1000元、5000元……

等你投入到一定金额后,重头戏来了。

警惕求职陷阱,被骗走十万的教训!

平台突然提示 “操作失误”“账户冻结”,想要提现,必须缴纳3万元解冻费。

这时候群里还会有“托儿”起哄,说 “我已经交了解冻费,马上就能提现了”“解冻后还有 40%的收益提成”。

更诡异的是,这笔解冻费被要求必须线下指定地点交易。

有人按要求把3万元现金塞进共享电动车车筐,全程没见到交易方的影子。

警惕求职陷阱,被骗走十万的教训!

只凭着对方一句“放好就走,我们会专人取”,就傻傻照着做。

就在受害者以为马上能拿回本金和收益,心里刚燃起一丝希望时,骗子会再给泼一盆冷水,“银行卡填写错误,需要再交 5万元解冻”“风控审核没过,得交 10万元线下交易”。

直到这时,一些人才幡然醒悟,自己从头到尾经历了一场骗局。

但后悔为时已晚,之前投入的钱早就打了水漂,所谓的数据平台再也登不进去,对接的 “分析师”也彻底失联。

就这样,钱没赚到,反而落得个血本无归的下场。

有人被骗走8万元,有人短短几天内损失高达 10万元。

求职路,变成了一场散尽家财的噩梦。

02 简历信息为何成“诈骗素材”?

满心期待找工作,结果栽进诈骗陷阱,受害者们把怒火直接烧向了前程无忧。

“是前程无忧泄露了简历信息,自己是基于对平台的信任才受骗”。

这话绝非空穴来风。

前程无忧相关负责人也回应称:“不排除注册企业利用身份套取求职者信息的可能”。

在招聘平台的流量池里,早就藏着一群 “伪装者”。

警惕求职陷阱,被骗走十万的教训!

他们顶着“正规企业”的马甲注册账号,打着招聘的幌子,干的却是套取求职者信息、榨干口袋的勾当。

裁判文书网上的案例,简直是触目惊心的诈骗实录。

2017年10月到11月,李松波、李运鹏在杭州余杭区成立了一家名为“杭州芝旺翻译有限公司”的公司。

他们转身就在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上挂出了“兼职翻译”的招聘启事。

诱人的时薪、灵活的工作时间,瞬间吸引了大批求职者投递简历。

警惕求职陷阱,被骗走十万的教训!

可等应聘者上钩后,两人立刻露出真面目,以 “收取保证金”为借口,硬生生骗走了40多人共计 13.8万余元。

比直接骗钱更阴狠的,是“招转培”的连环套。

警惕求职陷阱,被骗走十万的教训!

有团伙瞄准了急于就业的年轻人,在前程无忧等平台撒下海量虚假招工信息。

只要有人投递简历,公司员工就拿着统一的“话术单”,要么打电话要么发消息,热情邀请应聘者来公司面试。

一进面试间,剧本就开始了。

“你的能力不错,但岗位需要岗前培训才能上岗”“我们和某公司是子公司关系,培训完直接安排高薪工作”。

甚至编造“证书是工信部认可的,含金量超高”“就业后前两年每年能拿5000元政府人才补贴”等谎言。

警惕求职陷阱,被骗走十万的教训!

一连串画饼下来,不少求职者被冲昏了头脑。

可他们不知道,所谓的 “子公司”“合作企业”是虚构的,“工信部证书”“人才补贴”更是空中楼阁,甚至公司根本没有能力安排任何就业岗位。

这群骗子的真实目的,就是逼着应聘者签订培训协议,要么交现金,要么通过贷款APP支付高额培训费。

短短 6个月,他们就骗走30多万元。

而求职者不仅没找到工作,反而背上了沉重的贷款。

类似的案例还有太多太多。

骗子之所以能屡屡得手,一方面是掐住了部分求职者的“急于找到高薪工作”的“软肋”。

一些人看到所谓 “低门槛、高回报”的待遇,便放松了警惕,忽略了其中的逻辑漏洞。

要知道,任何看似 “天上掉馅饼”的机会,背后往往藏着吃人的 “陷阱”。

但更值得追问的是,招聘平台的责任何在?

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案例,平台或许能找出千万种理由推卸责任,比如企业资质核验有难度、骗子手段太隐蔽、信息审核成本高等等。

警惕求职陷阱,被骗走十万的教训!

但不可否认的是,平台本应是求职者抵御风险的“避风港”,是精准连接供需的桥梁,而不是为骗子敞开大门、沦为他们肆意敛财的工具。

求职者的简历信息轻易被骗子获取,虚假企业毫无阻碍地在平台发布招聘信息,一旦这些情况成为常态,平台所谓的“安全保障”便成了一句空话。

如果连最基本的安全都做不到,这样的招聘平台,谁还敢信任?

参考资料:

《调查|多名求职者称陷“带薪试训”骗局!前程无忧投简历后有人被骗8万元,试训交钱完成任务无法提现,被提示还得交3万元才解冻》红星资本局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6115.html发布于 2025-11-26 16:48:4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143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