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onQ“开了个好头”,“量子计算”财报季即将揭晓

IonQ公布业绩,好于预期的财务业绩,为量子计算这一前沿科技领域提供了一线曙光。
美东时间周三,IonQ公布第一季度财报,主营收入依旧以直接销售量子硬件和基于订阅的量子云服务为主:
财务表现:第一季度营收760万美元,持平同比,环比下滑35%,但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750万美元;净亏损32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960万美元有所收窄。
发展预期:管理层预计全年营收在7500万至9500万美元之间,第二季度营收预期为1600万至1800万美元
业务进展:近期宣布一系列合作与收购,包括收购瑞士量子密码公司ID Quantique控股权和与EPB达成2200万美元合作。
对比来看,IonQ的竞争对手Quantum Computing在3月底公布的第四季度业绩显示收入下降17%,季度亏损进一步扩大,形成鲜明对比。而D-Wave Quantum和Rigetti Computing将分别于美东时间本周四和下周公布业绩。IonQ的良好业绩,算是为量子计算行业的2025年开了个好头。
今年2月上任的CEO Niccolo de Masi称赞公司"强劲开局",指出营收超过了管理层此前对投资者预期的中位数:
我们在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业务方面都实现了重要的商业化和扩张里程碑。
尽管业绩良好,但IonQ今年经历了一系列挑战。2025年初,Peter Chapman悄然离开CEO职位,转任执行董事长。同月,一份空头卖家报告导致其股价暴跌。截至周三收盘,IonQ今年仍下跌30%,远低于1月份创下的51.07美元的历史最高收盘价。
业绩亮眼但仍未实现盈利
虽然IonQ的业绩在短期内带来一丝乐观情绪,但投资者需要清醒认识到,量子计算行业的核心矛盾仍然存在:巨大的技术潜力与当前有限的商业化能力之间的鸿沟。
IonQ的一季度财报中没有提及盈利时间表,而管理层自今年1月以来对此保持沉默。
据媒体报道,年初前CEO Peter Chapman曾预测公司将在2030年实现盈利,届时销售额接近10亿美元。
目前IonQ的商业模式依赖于两条主要收入来源:量子硬件的直接销售以及基于订阅的量子云服务。
公司在技术上专注于trapped-ion(离子阱)技术,通过电磁场操控带电原子颗粒作为量子比特(qubit),这些量子比特能够同时保持正负两种状态,与传统计算机比特形成鲜明对比。
媒体指出,与其他量子计算公司一样,IonQ在研发和收购上的投入远超其收入,这使投资者很难衡量公司的实际进展。这也是为什么量子计算的股价更多是基于经济环境和市场情绪交易,而非公司层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