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丨吴艳妮首发单曲,这次“黑”她的声音为何变小了?

当站上领奖台的次数足够多,连争议可能也会变成个性的注脚,竞技体育从来用成绩说话
日前,吴艳妮发布了个人首支单曲《热恋冰淇淋》。从跨栏跨界到发歌,虽然只是一首歌,跨度也不小。按照吴艳妮以往在网上呈现的“招黑体质”,这次“不务正业”的跨界,“黑”的声音想必会很大。可让人有些意外的是,这一次通览各平台,欣赏和赞美之声是多数,一些“炒冷饭式”的质疑也会被支持者回怼:“承认别人优秀很难吗?”
是的,成绩单是最硬的“反黑利器”。回顾吴艳妮的“舆论场历险记”,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抢跑事件,堪称分水岭。此前,她凭借精致的妆容、标志性的赛前动作、赛后采访张扬的表达,在赛场上高调“出道”。随后凭借突出的成绩,一时风头无两。
但彼时她每次出现,都或多或少伴随着嘈杂的质疑声,诸如“网红”“作秀”“名大于实”等指责就像身上的肌贴一样,紧紧粘着她。
当聚光灯变成放大镜,任何竞技失误都可能被解构为“德不配位”的佐证。而能撕掉这些“指控”的,只能是新的成绩。巴黎奥运会,吴艳妮虽未能跑进100米栏半决赛,但12秒97仍然创造了中国女选手在奥运会上同项目的最好成绩。几天前,国际田联最新排名公布,吴艳妮在女子100米栏项目中跃居世界第23位,创造中国选手在该项目的世界排名纪录。
当站上领奖台的次数足够多,连争议可能也会变成个性的注脚。竞技体育从来用成绩说话,吴艳妮的成绩已经说明,赛场外的高调张扬与赛场上的进步突破并不对立,如此,留给人“黑”的地方就不多了。
更深层面上,吴艳妮争议傍身,缘于她是部分人眼中的“异类”。多数人认知中的运动员,是训练场上十年流汗,领奖台上一朝成名,其间的所有,四个字即可概括——默默付出。事实上,这也是很多运动员的众生相。所以当傅园慧带着表情包讲出“洪荒之力”、吴艳妮又美又飒地高调突破,注重自我表达、自我价值、形象立体的运动员们,一下子让刻板印象深刻的观众们感到讶异、甚至不适。
人们正在敞开怀抱,拥抱这些为自己代言的新生代体育偶像。吴艳妮的“自我展示美学”恰与年轻人的价值观同频共振:讨厌标签,拒绝被定义,敢于表达自己的野心,乐于呈现自己鲜活的生命力。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运动员从来都不是平面的,他们可能一度不善表达,只会用成绩说话,久而久之使自己符号化。而吴艳妮们从这样的符号化中跳脱出来,成为鲜活的个体样本,逐步被人们看到、讨论、接纳。他们创造了更多可能性,提升了一些人观念的水位,也照见了体育叙事从“低调付出”到“高调展示”的渐变。
红星新闻评论员李秀明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