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寒酸又抠门的服务,却登顶行业最赚钱公司

文 | 听风译码
在航空界,有这样一家航司,被乘客一边狠骂一边狂抢,它就是春秋航空。
大家骂它座位极窄、付费项目多,服务态度差,甚至被吐槽挤得像“空中运输船”。
可就是这样一家“风评不佳”的航司,却连续多年登顶全国最赚钱的航司榜单,还成了航空界的“拼多多”。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咱们就来深入扒一扒春秋航空的“抠门”赚钱之道。
初印象:抠搜到极致的运营模式
走进春秋航空的飞机,你会发现它和其他航司大不一样。
座位极窄,仿佛被压缩到了极致;想喝水,得付费;要托运,也得付费。
其他航司免费提供的服务,在春秋航空这里统统都要收费,甚至让人忍不住想,它是不是恨不得在飞机上卖站票。
乘务员兼职清洁员,起飞前连空调都不舍得开,这种抠搜劲儿,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其实,这种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运营模式在世界上并不新鲜。
美国的西南航空、欧洲的瑞安航空、马来西亚的亚洲航空,都是鼎鼎有名的廉航航司。
瑞安航空的CEO甚至提出过让乘客付费上厕所,飞机上只留一名飞行员的“疯狂”想法,真是没有最省,只有更省。
这些航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特别能挣钱。春秋航空也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抠门这件事上,玩出了新花样。
发展历程:从低价试水到国际扩张
春秋航空成立于2004年5月,是我国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
它的首次特低价尝试是在2006年,在上海到济南航线上试售一元机票,四百多张机票在短短几天内就被抢购一空。
虽然低价机票打破了行业惯性,遭到了友商的联合投诉,春秋航空被迫取消了多条特价航线,还被判为价格违规受到处罚。
但这一块钱的特价机票却让春秋航空尝到了甜头,从此坚持着让人人都坐得起飞机的使命,时不时推出极低折扣来吸引消费者。
2009年,春秋航空推出了140万张99元的特价票,比绿皮火车的卧铺还便宜。
也是在这一年,春秋航空获得了民航局批准,可以开拓国际航线,成为了国内首个获准飞国际的廉价航班,这无疑是春秋航空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几年后,春秋航空机队规模扩张到了30架以上,航线上百条。
到了2013年,相关规定放松,机票价格下限得到了松绑,春秋航空的低价模式也更加完善。
仅仅一年后,春秋航空在2014年就实现了营收破百亿,稳坐业内廉价龙头位置。
2014年,春秋航空还跟日本合作成立了春秋航空日本,运营日本国内航线和中日航线。
虽然后来因为经验一般,部分股权转让给了日本,但也成功让春秋航空累积了跨国运营经验,为如今的国际廉价航班打下了基础。
2015年,春秋航空成功上市A股。
升级成为上市公司之后,春秋航空却做出了一个超前的决定,去西北、西南交通薄弱的地区试点。
这一决定让春秋航空在2015到2019年在石家庄、扬州、宁波、南昌等基地的旅客量年复合增长率远超行业平均。
不过,2020年疫情来袭,春秋航空也受到了重创,国内航司普遍亏损,春秋航空也没能躲过,亏损了5.88亿,但亏损幅度大幅小于三大航。
到了如今,春秋航空已经连续两年突破20亿净利润,刷新了行业记录。
赚钱秘籍:从卖票到运营的全方位抠搜
春秋航空在卖票这件事上,牢牢掌握了主动权。
它不通过中航信,而是研发了自己的IT系统,不仅能提高机票的直销比例,还降低了销售成本。
据统计,不通过中航信系统,仅仅这一项,每年就能省掉上亿元费用。
而且,因为航司要给机场柜台付租金,春秋航空又只肯付2个小时,所以一般不会叫乘客太早来机场。
在起飞前2个小时才开始正式办理值机,并且大量投放自助打印机,让乘客全程自己搞定登机牌,准确说应该是一张纸条。
机型单一也是春秋航空的省钱大法。
它清一色地使用空客A320或者A321系列机型,共通性很高,不仅维修方便还省油,还能简化飞行员和机务的培训,真是把抠门做到了极致。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春秋航空在飞机维修项的费用仅为2.96亿元,而南航则高达48.5亿,可见春秋航空在成本控制方面有多厉害。
为了节省空间,春秋航空不仅将头等舱撤掉,后厨空间减半,还将座椅间隙减少了好几厘米,硬是把座位数从原来的158个扩张到180个。
尽管有乘客笑称这种布局略显寒酸,但确实为春秋航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本优势。
腿伸不开背也躺不下,但乘客也没办法中途换乘,只好克服一下,毕竟这个价格还要什么自行车呢?
最有意思的是,直到近几年,春秋航空还非常致力于赚机上乘客的钱。
大部分坐过春秋航空的人都曾参与过其中的固定节目——推销产品。
在这个连火车都很少再碰到推销员的时代,春秋航空依然不忘初心,让那些打扮得体的空姐空少们带上小喇叭,强制唤醒追梦中的旅客赚取外快。
所以春秋航空还被取了一个很有趣的名字,叫“空中绿皮车”。
春秋航空不提供免费的餐饮和水,也不含免费托运行李额,这让票价可以低数十元到上百元。
而且春秋的航班一落地就关闭客舱空调,乘务员经常顶着汗水打扫清洁,如此每年可以为公司再省下数千万元。
在飞行过程中,机组会尽量选择更高巡航高度,以减少油耗;
滑行和地面等待时尽量减少发动机使用,携带油料也仅在安全范围内留最小富余。
它的退票手续费也很惊人,如果是起飞前2至24小时退票,退票费将是原票款的80%。
如果你行李超重,行李一次收费最高50%。
春秋航空的辅营收入可不少,选座费约占15%,机场销售商品贡献约10%,退改签手续费也高于行业20%到30%。
春秋航空就凭这些辅营项目在2024年实现营收收入9亿元,利润率超过50%,相当于贡献了公司超过15%的利润。
而且春秋航空这几年在二三线城市的布局也贡献了很高的收入。
随着众多地区为了满足航空出行的需求,提供了财政航线补贴,以换取客流量提升,这些下沉市场为春秋航空开拓了客源和收入。
2024年春秋航空获得各地航线运营补贴高达总收入的90%以上。
争议与奇迹:抠门背后的代价与成就
因为对成本不计手段的压缩,春秋航空从建立之初就被无数人诟病,直到如今仍然位列航司投诉榜前列。
不过大家投诉归投诉,真到了选机票的时候,身体还是很诚实的。
放眼从创立之初到如今长达20年来的发展历程,春秋航空只有在2020年出现了业绩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但是很快在2021年就止住了亏损,而且还盈利了。
也是由于五一前发布了这张漂亮的财报,截至5月6日收盘,春秋航空股票的单股收盘价达到了55.16块,涨幅2.76%。
在如今几乎所有航司都在吃老本的情况下,春秋航空能够交出这份成绩单堪称奇迹了。
但人人都清楚,创造奇迹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春秋航空是从旅行社起家的,航司创立之初,它只有3架空客A320,还都是租的。跟大多数航司相比,春秋航空几乎是没有支撑也没有退路的航司。
当时中国已经有了许多家航空公司,而春秋之所以主打低成本,或许也有暂避锋芒,另辟蹊径的意思。
在这样的经营模式之下,春秋航空的当家人也练就了一手省钱大计。
春秋航空的创始人王正华2009年去伦敦出差时,住地下室坐公共交通,去机场见英航总裁时也没有走特殊通道,坐的是机场大巴和摆渡车。
去年3月,王正华儿子王煜从父亲手中接过春秋航空成为当家人之后,也没有搬离20平米的副总裁办公室,甚至连门口的门牌都没换。
在这样的环境下,春秋航空的所有高层都在为如何降本增效而努力,这又怎么能不算是不忘初心呢?
在成为了中国最赚钱的航司之后,春秋航空发现骂它的人越来越少,学它的人倒是越来越多了。
根据亚太航空中心统计,2014年至2023年,亚太地区国内低成本航空航线从25.7%升至28.3%。
但是截至2024年9月,我国低成本航空占国内航线市场份额为12.7%。
相较亚太地区动辄25%以上的份额,国内低成本航线确实还有蛮大的成长空间。
不过呢,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倒也不是联航们不努力,海外对于联航的发展其实已经非常成熟了。
早在2006年,新加坡就建立了首座为廉价航空服务的航站楼,提高了航班的运行效率,无数联航也纷纷效仿,成果显著。
春秋航空自然也是动过这样的心思的,早在2008年,春秋航空就曾与上海机场集团协商,希望能将航站楼的一部分改造联航专用楼,但最终不知为何不了了之了。
未来展望:挑战与机遇并存
伴随着中国铁路及公路的基建设施逐步完善之后,人们对于飞行出行的意愿就低了很多。
而如今,面对乘客对于交通工具选择更为谨慎的现状,各大航司也纷纷放下身段,打起了价格战。
曾经,世界上首家廉航美国西南航空的出现,大大推动了航空客运的价格改革和服务变革。
如今看来,春秋航空似乎也扛起了亚太市场的这面大旗。
同样的24小时里,春秋航空干的活也远比其他航司更多,别人的日飞行时间大概是9小时,而春秋航空能有11小时。
不仅如此,在早上八点前和晚上十点之后,春秋航空还有不少红眼航班,方便乘客赶路。
而且,别看春秋航空只留2个小时办理值机,但是它家的航班正常率在2024年达到了90.88%,位居主要航司航班正常率第一,能满足极限出差党的出行需求,虽然飞着难受,但下了飞机不耽误事儿。
尽管低成本航空如今在国内发展得如火如荼,但面对的挑战也一年比一年大。
在大部分中国人的印象中,飞机依然是一种高端的出行方式,坐廉航肯定会有幻想失真的情况发生。
更何况说到底航运卖的还是服务,如何平衡服务标准和乘客满意度,这方面一直都是联航的难题。
这些困难是摆在联航发展道路上不得不搬开的趋势。而作为中国联航代表的春秋航空更是首当其冲的那一个。
不过,春秋航空也有自己的优势。它非常清楚地锁定了那些愿意用舒适换取低价的年轻消费者。
这些年轻人收入有限,但旅行欲望强烈,为了省钱愿意忍受旅途中的小小不便。
他们愿意提前抢特价票,背包出行,不托运行李,就为了换取更经济的旅行,为了欣赏那些从未见过的景和物,旅途中的这些艰难都可以忍受。
春秋航空通过社交媒体营销和口碑相传,不断扩大这一忠实群体。
其实全服务航司的票价高,是因为大家平均分摊了这些服务费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这些服务。
而春秋航空的出现,不仅让航空运输服务的模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也让它变得更具可选性了,将全服务航司的行李托运、餐食等免费服务变成明码标价的收费模式,让乘客按需购买。
没有优质的服务,没有舒适的座椅,但是有价格低廉的机票,你不嫌我挤,我也不嫌你穷。
我们不仅能让你飞,还能让那十几亿还没坐过飞机的国人都有机会飞一次。
春秋航空的“抠门”策略,让更多人实现了飞行梦想,也让自己在航空市场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盈利之路。
最后的话
抠门背后引发了的航空界的新生态。
春秋航空的“抠门”并非简单的成本压缩,而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
它通过精准定位市场需求,以低价策略吸引了大量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同时通过严格的成本控制和辅营收入,实现了盈利。
这种模式不仅让春秋航空在激烈的航空市场中脱颖而出,也为航空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未来,随着低成本航空市场的不断扩大,春秋航空有望继续发挥其优势,为更多人提供低价、高效的航空服务。
同时,其他航司也可以从春秋航空的成功中汲取经验,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毕竟,在竞争激烈的航空市场中,只有不断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才能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消费者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