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分红2亿,转身发债4.4亿!盛德鑫泰豪赌高镍无缝管,中期净利却暴跌31%,钱从哪来?
9月22日晚间,盛德鑫泰(300881)发布公告称,拟发行不超过4.4亿元可转债,全额投向“先进高镍无缝管制造建设项目”。这一动作距离公司2020年9月上市刚满五年,却与过去三年累计2.17亿元的分红形成鲜明对比。从持续分红到大额募资,盛德鑫泰的资本路径切换背后,是传统业务增长瓶颈下的转型焦虑,还是新能源赛道的精准卡位?市场尚未给出明确答案,但其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31.4%的业绩表现,已让这场“豪赌”蒙上了一层阴影。
作为一家以工业用能源设备无缝钢管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盛德鑫泰在上市后的三年间展现出稳健的盈利能力。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从1.01亿元增长至1.2亿元,复合增长率约9%;同期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3600万元、6050万元、1.21亿元,分红比例逐年提升,三年累计分红占归母净利润总额的67%。这种“赚钱就分红”的慷慨形象,曾让公司在投资者中积累了不少好感。然而,进入2025年,业绩增长的“引擎”突然失速。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13.2%,但归母净利润仅为8456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23亿元大幅下滑31.4%;扣非归母净利润8433万元,同比降幅也达到29.1%。营收与利润的“剪刀差”,暴露出公司盈利结构的深层问题。
拆解财报可见,两大主营产品的毛利率集体下滑成为利润承压的主因。其中,合金钢管营收同比增长23.02%,但毛利率同比减少0.6个百分点;不锈钢管营收微降1.07%,毛利率却骤降6.48个百分点,成为拖累整体盈利的“重灾区”。公司在公告中解释,原材料成本占产品成本比重较高,而销售价格随原材料价格波动存在滞后性,导致毛利率承压。这一解释虽符合钢铁加工行业的普遍特性,但结合上半年钢铁行业整体原材料价格震荡下行的背景,如此显著的毛利率下滑仍显得异常。有行业分析师指出,不锈钢管毛利率的大幅下滑,可能与下游需求疲软导致产品议价能力下降有关,也可能反映出公司在产品结构调整上的滞后——在传统能源设备需求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未能及时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就在业绩“掉链子”的同时,盛德鑫泰选择了加码扩产。此次4.4亿元可转债募资项目“先进高镍无缝管制造建设项目”,瞄准的是新能源汽车电池、储能设备等领域的高镍合金无缝管需求。据了解,高镍无缝管因具备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是新能源电池包冷却系统、氢燃料电池供氢管道的关键材料,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盛德鑫泰在公告中表示,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万吨高镍合金无缝管的产能,预计可年新增营业收入8.6亿元、净利润1.2亿元。从数据上看,这一项目若达产能,将相当于公司2024年营收的35%、净利润的100%,增长潜力不可谓不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4.4亿元的募资规模,已超过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募资额(IPO募资3.6亿元),也远超过去三年的分红总和。公司称,若募集资金净额不足,将通过自筹资金补足;若募资到位前已用自筹资金投入,将进行置换。这意味着,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公司都决心推进这一项目。然而,转型的“阵痛”已经显现。2025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较上年末增长8.18%至8.3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7.27%飙升至25.45%,而应收账款周转率却从4.62次降至2.18次,近乎“腰斩”。公司解释称,汽车零部件板块下游客户多为汽车主机厂,生产销售周期长,应收账款较高符合行业惯例,但也承认“不能完全排除下游客户经营变化导致回款风险”。应收账款的激增与周转效率的下滑,不仅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也为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埋下隐患——在此时启动大额募资,或许正是为了缓解资金链压力。
市场对这场“豪赌”的态度也趋于谨慎。截至9月23日10点15分,盛德鑫泰股价下跌3.13%,报33.14元/股,最新市值36.45亿元。尽管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1.17%,跑赢同期创业板指(累计涨幅5.3%),但此次发债公告发布后,资金用脚投票的趋势明显。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质疑:“三年分红2亿,现在发债4.4亿,是否存在‘分光吃净’后再向市场要钱的嫌疑?”也有投资者担忧,高镍无缝管行业已有永兴材料、久立特材等龙头企业布局,盛德鑫泰作为后来者,能否在技术、成本、渠道上形成竞争力,仍有待观察。
事实上,盛德鑫泰的转型选择并非孤例。在“双碳”目标推动下,传统钢铁加工企业向新能源材料领域延伸已成为行业趋势。但转型之路从来不是坦途,尤其对于体量较小的企业而言,一旦押注失误,可能面临“两边踏空”的风险——传统业务增长乏力,新业务未能形成支撑。从财务数据看,盛德鑫泰2024年末货币资金为5.2亿元,此次发债4.4亿元后,短期内偿债压力不大,但项目投产后的市场开拓、产能消化将是更大的考验。若高镍无缝管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或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降,4.4亿元的投资可能变成“沉没成本”,进一步拖累公司业绩。
对于投资者而言,盛德鑫泰的故事充满了矛盾:三年分红2亿的“现金奶牛”形象,与中期净利下滑31%的现实形成反差;传统业务毛利率承压的困境,与押注高镍无缝管的激进形成对比;应收账款高企的流动性风险,与大额募资扩产的决心形成张力。这场转型能否成功,或许取决于两个关键变量:一是高镍无缝管项目的建设进度与投产效率,二是公司能否在新能源赛道快速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截至目前,盛德鑫泰尚未披露项目的具体技术储备、客户意向等细节,市场的观望情绪仍在持续。
在资本市场上,类似的“转型赌局”从不罕见。有的公司借此实现“鲤鱼跃龙门”,有的则在跨界中迷失方向。盛德鑫泰的未来,究竟是高镍赛道的“明日之星”,还是传统业务的“回光返照”?答案或许要等到2026年项目投产后才能揭晓,但在此之前,投资者需要警惕的是:当一家公司在业绩下滑时选择大额募资扩产,究竟是信心的体现,还是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作者:nbdnews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1677.html发布于 2025-09-23 11:15:2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