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社论县域教育振兴,城乡教育公平的关键

访客 2025-09-26 17:52:48 8666 抢沙发
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强化县域教育实力至关重要,县中教育的提升不仅关乎本地学生发展,更是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的关键环节,通过优化师资配置、改善教学设施、创新教育模式等途径,让县中教育强起来,有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确保每个学生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此举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社论县域教育振兴,城乡教育公平的关键

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以“扩资源、强保障、提质量、优生态、促融通”五大任务为牵引,明确“显著扩大农村地区学生接受优质普通高中教育机会”的目标,对推进县域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

县中占据着普通高中的“半壁江山”,有近60%的普通高中学生在县中就读,是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县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县中办得好不好,不仅关系千万学子尤其是农村学子的成长成才,更关系县域基础教育生态的重塑。

近年来,所谓“县中塌陷”的问题牵动人心。相当数量的县中因校舍陈旧、设备老化难以承载教学需求,当骨干教师因待遇差距、发展空间受限流向城市,当优质生源被跨区域“掐尖”抽离,县域教育的“造血功能”便逐渐弱化。

此次《行动计划》直击痛点:教育资源扩容行动推动存量挖潜与增量供给,新建扩建一批高中,让更多孩子“有学上”;办学条件改善行动锚定标准化建设,补齐教室、实验室、运动场地等硬件短板,让“上好学”有了基础支撑;教师队伍提升行动打出“组合拳”——紧缺学科教师定向补充、“优师计划”向县中倾斜、职称评聘待遇向一线倾斜、书记校长“选优配强”,剑指师资流失的核心矛盾。这些举措既立足当下补短板,更着眼长远强根基,让县中振兴有了清晰的“路线图”。

还要看到的是,县域高中的发展还必须跳出县域来看,将它放在更广阔的场域中来求解。比如,县中所面临的优秀生源流失问题,就源于县域之间无序争抢生源。规范跨区招生,严禁省属、省会城市高中违规面向县域掐尖招生,就需要跳出县域,从省域层面加大治理规范力度,营造县中健康发展的教育生态。

再比如,当下,不少地区和学校正在从严落实“双休日”制度,禁止假期补课。但这些举措也引发了社会不同层面的担心和顾虑。规范办学行为,显然也需要跳出一地一校的局限,强化省级统筹。

《行动计划》要求“以省为单位明确高中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寒暑假时间,不得利用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集中上课补课或组织测评”“省、市建立监测制度,加大违规行为问责力度”。这些举措直击痛点,将为改变县中存在的在校学习时间过长,双休日、节假日违规补课等问题、呵护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扫除障碍、凝聚共识。

让县中真正强起来、优起来,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必答题。缩小城乡普通高中发展差距,让广大乡村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守好教育公平的底线,就是对社会公平的有力支撑。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1952.html发布于 2025-09-26 17:52:4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66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