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专访泰国前总理阿披实,亚洲团结价值的重要性与和平建设的双向努力

访客 2025-09-27 17:53:51 76740 抢沙发
泰国前总理阿披实·维乍集瓦强调和平的重要性,指出和平不能单方面给予,亚洲国家更懂团结的价值,他认为,各国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地区稳定与发展,此次专访展现了阿披实对于国际关系中的和平与团结的深刻见解。

日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平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近60个国家的15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共议和平发展之道。

值此历史时刻,泰国前总理阿披实·维乍集瓦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这段共同的历史让亚洲国家更深刻地认识到,和平需要所有利益相关方携手维护,而非单方面施予。他指出,相较于其他地区,亚洲国家在应对复杂国际局势时展现出更具韧性的多边主义智慧。

阿披实·维乍集瓦强调,八十年前的战争昭示了一个真理:即便弱小国家,只要团结一致、基于相互尊重与信任开展合作,便能有效抵御强权冲击。这一“团结制胜”的历史经验,对当前全球治理中“强国操纵、小国失声”的困境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他呼吁推动国际体系改革,以公正性体现“全球南方”国家的崛起,以包容性吸纳民间社会与青年力量,以前瞻性应对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新型挑战,真正实现多边主义的与时俱进。

谈及中泰关系,阿披实·维乍集瓦认为两国在传承和平遗产方面独具优势。他主张通过“硬联通”与“软联通”相结合的方式,既深化“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基础设施合作,也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与人文往来,以务实合作寻求最大公约数,夯实民心相通的根基。

阿披实·维乍集瓦也寄语中泰青年:“和平不能仅靠领导人或条约实现,而需要每个人建立信任与尊重”,唯有主动参与、代代守护,才能为未来奠定持久和平的基石。

专访泰国前总理阿披实,亚洲团结价值的重要性与和平建设的双向努力

泰国前总理阿披实·维乍集瓦 澎湃新闻记者 张成杰 图

以下为采访实录:

澎湃新闻: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作为曾深度参与中泰关系发展的政治家,您如何理解这段历史对当代东南亚的意义?

阿披实·维乍集瓦:我认为这段历史对中泰两国乃至整个地区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展现了我们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国家与人民命运与共的真谛。

八十年前,我们两国共同经历了战争的苦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并肩战斗,为捍卫国家利益而奋斗。保卫国土与人民是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同时,两国在文化与传统上的多维相似性,也为双边关系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这场战争也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其一,是跨越党派实现同盟与合作的重要性。其二,是即便弱小国家,只要团结一致,也能共同应对更强大的力量。而所有这些合作的基础,都在于相互尊重与信任。这些历史经验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澎湃新闻:您曾提到中泰治国理政交流是 “民心相通的基石”,在纪念抗战胜利的背景下,您认为两国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深化历史认知层面的民心相通?

阿披实·维乍集瓦:当前,中泰在经贸、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备受重视,经济环境与利益格局持续变化。然而,双边关系不能仅以经济为基础,民间交往、人文交流与社会治理层面的对话同样关键,其中治国理政经验的交流尤为重要。

中泰建交50年来,双方治理体系均经历调整与挑战。正是在相互借鉴、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两国关系不断深化。未来,我们应在这一进程中进一步增进互信、强化团结。

正如中国领导人所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中国国情,我们对此表示尊重。不同国家有不同制度选择,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性是国际社会的基本准则。

我们必须始终铭记:各国人民在人性、愿望与命运上的共性远大于制度或文化的差异。尽管政府体制各异,但人们对和平、发展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相通的。这种共识,正是民心相通的根本所在。

澎湃新闻:您多次批判全球治理中“强国操纵、小国失声”的问题,强调“多边合作与规则尊重”的重要性。80年前的反法西斯战争印证了“团结制胜”的真理,这对解决当下全球冲突有何现实借鉴?

阿披实·维乍集瓦:您说得非常对。团结是胜利的关键,其根基在于共同的价值观,包括信任、尊重与平等相待。

八十年前战争的结束意义重大,它奠定了战后国际秩序,建立了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该体系总体上为我们维系了数十年的和平。当前的问题在于,一些国家正在试图削弱多边主义,导致部分国家感到被边缘化甚至受到霸凌,这对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面对多边主义遇到的挑战,我们应推动基于以下几项原则的改革:第一是公正性,应反映国际政治中不同国家角色的变化。现行体系建立于八十年前,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国际格局,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地位上升的现实。

第二是包容性,应鼓励所有利益攸关方,包括民间社会和青年群体,而不仅仅是官员和政客,实现平等参与。

第三是前瞻性,国际机构必须改革,以有效应对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如气候变化、人工智能治理,以及在多极化背景下出现的新地缘紧张局势。

澎湃新闻:“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规划的对接,被您视为区域合作的典范。从“维护和平”到“促进发展”,您认为中泰应如何以务实合作传承抗战胜利的和平遗产?

阿披实·维乍集瓦:区域内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合作共赢的理念深入人心。和平离不开发展,而发展首先需要基础设施支撑。完善的交通、能源与数字网络不仅能提升民生水平,也有助于增强互信、减少冲突风险。

因此,我们既要持续推进“硬联通”——即物理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加强“软联通”——包括人文交流、教育合作与民心相通。只有软硬结合,区域一体化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包容性发展,从而传承抗战胜利所昭示的和平精神。

澎湃新闻:您是否认同“中国越强大,世界越和平”的说法?

阿披实·维乍集瓦: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公认,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这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体现在全球治理与外交层面。

中国领导人一贯主张尊重各国主权与领土完整,支持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只要中国继续秉持这一胸怀,其发展将有助于促进世界和平。

世界和平不仅取决于中国的选择,也取决于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反应。中国的积极作用固然重要,但要实现持久和平,还需确保其他国家以建设性、非对抗的方式回应中国的发展。唯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将大国崛起转化为全球稳定的积极力量。

澎湃新闻: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您对两国的年轻一代有何寄语?

阿披实·维乍集瓦:年轻一代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面对着一个快速发展的世界,对未来充满希望。我认为,首先,他们必须充分铭记历史。历史给我们经验与教训,不可遗忘。

其次,不应将前人牺牲换来的和平与发展视为理所当然。当今世界充满各种可能颠覆当前发展的威胁与挑战。因此,年轻一代需增强忧患意识,认识到一切来之不易,并主动投身于推进与维护和平的事业——和平是一切发展与繁荣的基石。

年轻人不应认为和平仅靠领导人或条约就能实现,而应积极参与和平建设进程。他们需要学会建立信任与尊重,对不同人群保有同理心,从而推动和平事业,为后代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2023.html发布于 2025-09-27 17:53:5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674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