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东高管变动频繁,刘强东对CFO青睐有加
京东高管层再次发生变动,引起业界关注,公司CEO刘强东对CFO的偏爱成为焦点,作为公司财务战略的重要决策者,CFO在公司的运营和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刘强东对CFO的重视反映了公司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也表明了公司高层对于未来发展战略的深思熟虑,这一人事变动将对京东未来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业界对此持续关注。
京东又多了一位CFO出身的CEO。
45岁的金恩林要回归家庭,49岁的曹冬决心继续打拼。
9月29日,京东健康发布公告,金恩林已辞任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及薪酬委员会成员,自2025年9月29日起生效,原因是希望投入更多时间于家庭。另一名非执行董事易清清因需集中精力处理其他业务,也同时辞任。
金恩林的继任者为曹冬,他在2019年4月至2023年5月期间,曾担任京东健康CFO,后来转任京东产发CEO。
对于曹冬而言,出去兜一圈后这个节点回来,还是值得的。
上个月,京东健康刚交出了一份超出预期的财报。2025上半年,京东实现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24.5%。同时,TTM年度活跃用户超过2亿,上半年日均问诊单量超过50万。
这个业绩有多好呢?这么说吧,京东健康股价在发布后的两个交易日累计上涨21%。错过创新药估值修复红利的投资者,已经开始奔走相告:医药健康板块整体进入估值修复周期。
曹冬现在接手的,是一个大好局面的京东健康。
看不懂的换帅
对于这次京东健康的高层调整,一种解释是曹冬CFO出身,在成本控制、资本运作等方面更具经验,上任后或许更关注成本和效率,帮助京东健康后续拿出更好的财务表现。
这类似于许冉升任京东零售CEO的逻辑,财务出身的背景使其可以通过精细化管理和降本增效为京东在其他领域的投入提供保障。刘强东最初决定入局外卖,京东当时相对稳健的财务表现是基础。后面局势发展太快,战况太过惨烈,许冉也没能保住是另一个问题。
不过坦白说,这个解释其实不是很有说服力。
曹冬确实懂财务,包括京东健康当年上市,也是由他主导并推动实现的。但你要注意,金恩林也是财务出身的。他在杜克读了MBA过后,还获得了宾州的注册会计师执照。所以,他一定也是懂财务逻辑的,只不过CEO的职位使他平常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业务这块。
从2014年加入京东起,他主导了京东医药健康领域包括大药房、药京采、全渠道供应链等所有主要基础体系的建立。到现在卸任,他已经在这个领域干了11年。
跟金恩林相比,曹冬在医药健康领域的实际业务经验要欠缺得多。在集团任职时,他待的是审计、预算这些部门,随后空降京东健康也是直接做的CFO。再后面去京东产发干CEO,开始可能也是忙上市,哪怕管业务,也跟医药健康八竿子打不着。
所以如果要做个结论,从任何角度看,现在换人的理由都有点让人看不懂,因为金恩林确实是比曹冬更适合的CEO:曹冬懂的财务,金恩林也懂;金恩林丰富的业务经验,曹冬基本没有;曹冬49岁,金恩林45岁,更年轻一般也更有冲劲。
而且关键是在金恩林手里,京东健康发展得很好。他是在2021年9月接任的CEO,以这个节点为基准,京东健康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352.9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近160%。这个行业的发展还远远没到见顶的时候,在头部玩家已经实现普遍盈利的情况下,增长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题。
所有新兴行业,在仍然有着高增速的发展空间时,必然是先追求营收规模和市场份额。这个阶段不适合追求迫切的盈利,更何况京东健康本身已经有了可观的利润。
由于医药健康产业的特殊属性,这个领域的电商化程度远低于传统电商。业内人士的估计是,医药电商的发展仍然落后于普通消费品电商8到10年。
越来越多的地区正在开通线上买药医保支付,这是政策利好。人口结构在逐步发生变化,用户对医疗保健的整体需求在提升,这是趋势利好。大模型支撑的AI诊疗快速进步,优质医疗服务供给得到明显改善,这是技术利好。
业务明明是一副优势在我的大好局面,现在你说要换个基本没有业务经验的财务向CEO,理由是要优化成本结构、提升财务效率,这合理吗?
京东零售换许冉,我觉得合理,因为京东零售面临的局面在那摆着,还想要高增长很难,把变现拉上去储备弹药在其他方向突围,是个意料之中的选择。更何况刘强东已经回归一线,这个CEO再C也没东哥C,业务有我东哥拍板。
但问题是京东健康不是这个情况啊,东哥肯定忙不过来,你来当CEO,也要干CEO的活。而对于CEO而言,懂业务必然是比懂财务要重要得多。
为什么是曹冬?
京东健康宣布人事调整的前一天,也就是9月28日,京东工业重新在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这已经是京东工业第四次递交招股书,上市的决心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细节是,京东工业和曹冬负责的京东产发,其实是同时宣布的分拆上市计划。
刘强东对于分拆上市这事很看重,希望更独立的组织架构能更好激活团队的战斗力。2023年3月30日,京东向港交所递交了关于分拆上市的两份公告。京东产发和京东工业的命运从同一个地方开始,但在两年后却走向了完全相反的结局。
虽然京东工业的上市进程并不顺利,但在四次递表后,终于还是迎来了IPO的曙光。9月23日,证监会官网已经发布京东工业境外发行上市的备案通知书。
而京东产发这边,在第一次递表后,就没了后续动作,文件也因没有更新自动失效。
有媒体报道,京东产发在去年就已暂缓IPO计划。
曹冬显然是错失了一次立功的机会。他跟京东产发的资本运作有着密切关系,负责过当初京东产发的基金融资项目。刘强东当初把曹冬调到京东产发CEO的位置上,从时间节点上推测或许就是看重其带领京东健康上市的经验。
不过他如今又从京东产发改任京东健康CEO,也说明老板仍然对他的能力有充分信任。因为京东健康的收入规模和盈利水平是比京东产发要高的,并且在集团的地位也更重要。
传闻曹冬在京东体系内人缘很好,没事的时候喜欢开玩笑,工作风格低调沉稳。比金恩林大四岁的曹冬,平时爱留一撮小胡子,周围人评价是智商和情商都很高。
当然,对于这个层级的高管而言,情商可能是更重要的一点,尤其是向上管理的情商。
京东产发没能成功上市,说明曹冬过去两年作为CEO,没能在最需要的时候,通过他擅长的财技为集团兑现价值。但刘强东仍然选他来做京东健康的CEO,显然是因为在这之外的地方,曹冬跟他建立了紧密的上下级友谊。
而金恩林现在离开,可能也是因为缺乏这层情谊。金恩林的CEO职位,当初是接替的辛利军。2021年9月,许雷升任集团总裁,辛利军被调去担任京东零售的CEO。在京东版图下,京东零售是毫无疑问的基业,所以虽然辛利军理论上属于平调,实际上其实是升职。
一个合理的猜测是,当辛利军离开的时候,处于事业上升期的他大概率参与了继任者的选择,并促成了金恩林的上位。如今,辛利军已经离开(只担任京东顾问),金恩林现在也要走了,走得突然而且更加彻底。
辛利军前不久接受采访时说,当初被调去零售做CEO,个人内心是不愿意去的,即便外界认为是高升。他说为京东健康倾注了太多心血,也有完整的规划,并且在朝这个规划走。
此刻的金恩林或许感受更深。
几天前他还以京东健康CEO的身份,参加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并在AI健康分论坛上做了开场致辞。
几天后,他就彻底丢掉了工作。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2455.html发布于 2025-10-02 10:04:5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