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中秋晚会看点,谢娜闫妮的一本正经展现国泰民安共鸣

访客 2025-10-07 16:13:31 49573 抢沙发
中秋晚会上,谢娜和闫妮的表现被评价为“一本正经”,展现了人们在国泰民安中的共鸣,两位艺人在舞台上严肃认真,传递出节日的庄重氛围,让观众感受到国泰民安的美好寓意,这一表现引发了人们的共鸣,展现了中秋节的传统意义和文化内涵。

中秋的圆,不只是月亮的圆,更是生活的圆,是经历风雨之后的重新聚合

中秋夜,你看“秋晚”了吗?10月6日晚,央视总台中秋晚会精彩纷呈,众多明星参与演出。眼尖的网友发现,“德阳幺妹儿”谢娜当晚的主持“一本正经”,与海来阿木合唱的闫妮完全没有“微醺状态”,十个勤天唱歌顺序都按年龄来……这些一个个出现的热搜,延续着中秋节的余蕴,也成为节日仪式感的一部分。

中秋晚会看点,谢娜闫妮的一本正经展现国泰民安共鸣

一台晚会、一则趣闻成为大家指尖滑动的热议话题,正是人们在节日之际,如同“团圆”一般,围坐在“热搜”周围,欢欢喜喜地参与讨论。这是一种新的“天涯共此时”,在家庭相聚之外,人们也会在现代传播的环境里、在更大的范围内共情,进入同一时空。就像网友们把晚会上参演人员的庄重表现,与国泰民安相关联,作为一种符号化表达,在中秋的共同背景中找到情感共鸣。

现如今,人们对节日也有了许多新式过法。拍月亮、晒景点、分享美食、与家人合照,朋友圈被一轮又一轮的月亮刷屏,也被一桌又一桌的团圆饭填满。人们自得其乐地制造节日气氛,种种举动看似轻盈,却都在表达一种心意——不让节日轻易溜走。

仪式感,不在于形式的隆重,而在于心里的在意。无论是坐在电视机前看晚会,还是到阳台上举起手机拍月亮,亦或是在社交媒体上留下一个“中秋快乐”的评论、参与各种各样的讨论,都是现代人心中那份传统温情的延续,在变化的生活节奏中,寻找那一份属于中秋的圆满。

在央视的“秋晚”上,还有催泪的一幕:有一个3分钟短片,讲述了地震后的汶川。曾经刻下伤痕的一幕幕,打在人们的泪点上。但如今,17个中秋过去,每个人都在一步一步向前。月光依旧,山河焕新。

屏幕上闪烁的光影,也带来了一种思考:中秋的圆,不只是月亮的圆,更是生活的圆,是经历风雨之后的重新聚合。那些在挫折中挺过来的人,那些为生活努力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团圆”的更深意——并非完美无缺,而是彼此相伴,始终心向光明。

山再高,路再远,月光总能跨越沟壑,将天涯与咫尺连接在一起。正如当下,市井的烟火与家国的情怀在彼此交融,对困苦的坚忍与对美好的期盼相互映照,构成了这个节日最动人的底色,那便是历经风霜而不失温度,行至千里仍怀眷恋。

中秋的仪式感,已经不止于赏月、吃月饼、网上讨论,而是一次共同的回望与前行。它让人记起过去,也让人相信未来。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中带着思念与温情,月亮就不会缺席。因为它照亮的,不只是夜空,还有人间的情感与希望。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清波

编辑 赵瑜

审核 何先菊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2649.html发布于 2025-10-07 16:13:3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957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