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腾讯视频对会员封号行为引争议,做法是否合理?

访客 2025-10-11 17:18:44 78488 抢沙发
腾讯视频对会员进行“封号”引发争议,其合理性受到质疑,针对腾讯视频对部分会员进行封号的行为,引发了广泛讨论,有观点认为这是平台维护权益的合理举措,也有人认为此举过于严厉,可能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争议焦点在于平台管理权力的边界以及会员权益的保障问题,这一问题仍在持续引发社会关注。

作者 | 定焦One 陈丹

又一家视频网站因为会员权益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

2025年10月9日,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截图称,自己的腾讯视频VIP账号因登录设备数量超出限制,被平台封禁7天。消息一出,#腾讯视频账号6次超限或面临封号#的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腾讯视频回应媒体称,此举是为了"打击黑灰产、保护账号安全"。但在不少用户看来,这更像是一场以"治理"为名的限权行动。这并非腾讯视频首次因"封号"陷入舆论争议,放眼整个长视频行业,爱奇艺、优酷等平台也屡屡因会员权益问题引发舆情危机。

而在平台的"无奈"与用户的"委屈"之间,是一道不断扩大的裂痕。背后暴露出的,恰恰是整个长视频行业最难启齿的焦虑:当增长触顶之后,平台如何在"防盗"和"留人"之间取舍?

"封号"有理,但不讨喜

要判断腾讯视频"封号"是否有理,需先厘清其设备使用规则与此次事件的具体细节。

从爆料网友的截图来看,其腾讯视频VIP账号已累计在4台设备上播放。而根据腾讯视频公开的权限规则,VIP会员最多仅支持3台设备登录、1台设备同时播放,该账号确实超出了使用上限。按照平台规定,账号已于10月7日进入第4次账号保护期,至10月14日方可自动恢复。

对于不同等级会员的设备使用权限,腾讯视频有着不同的限制。

除VIP会员外,级别更高的SVIP会员可登录8台设备、允许3台同时播放;家庭卡会员权限最高,支持10台设备登录、4台同时播放。同时,腾讯视频在账号安全保护规则中也明确标注:若超出上述范围使用,为保护账户安全及会员权益、资产、隐私,经系统核实后,账号将进入安全保护期。

针对安全保护期的解除方式,平台也有详细规定:前两次超限可通过手动操作恢复,第一次需手机号验证,第二次需用主设备移除多余设备;但两次手动机会用完后,便只能等待保护期结束由系统自动恢复。此外,用户还可通过升级至SVIP会员或开通家庭卡,以提升设备权限的方式直接恢复账户使用。

具体到此次案例,腾讯视频方面解释,随着超限次数增加,保护期会逐步延长,7天封禁已属于较长时长的处罚;若同一账号累计超限达到6次,甚至存在彻底封号的可能。

从规则上看,腾讯视频并非没有依据。其"安全保护机制"确实针对行业普遍存在的账号共享与黑产倒卖问题。但站在普通用户的角度,平台的"安全逻辑"与用户日常使用场景相冲突。

一位网友在小红书发布笔记吐槽:自己在跑步机上用手机看剧,休息时想切换电脑大屏,即便关闭了手机后台,电脑仍提示"设备超限",必须等待15分钟才能登录。"明明是我自己的VIP账号,也没借给别人用过,凭什么要等这15分钟?"

还有自称是SVIP会员的用户,也表示遇到了类似困扰。一位用户发帖称,自己仅登录平板与手机两台设备,远未达到SVIP"8台登录、3台同时播放"的上限,却频繁被踢下线;联系客服后,得到的也只是一堆标准化文字回复,未解决实际问题。

更让用户不满的是"快速恢复"方案——升级会员等级,升至SVIP或家庭卡后,可解除限制。在不少用户看来,这无异于变相引导付费,想要顺畅使用,就得继续往上掏钱。

"层层加码"的付费体系也是此次风波的吐槽点之一。有微博网友调侃:"VIP完了还有SVIP,SVIP完了还有超点,超点完了还有答谢宴、演唱会,甚至还有周边、抽卡。"

针对这些争议,北京至普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圣律师对「定焦One表示」,从公开的账号保护规则来看,平台的出发点是为防止黑灰产,但没有将正常用户的更换登录设备行为与之进行区分,并有可能涉嫌逼迫消费者购买更高级别的账号,有违公平原则;而且会员服务本身具有时效性,因超限被封停一周且不退还相应费用,符合霸王条款的特点。

打击黑产,还是变相涨价?

对设备数量的限制,并非腾讯视频独有。过去,朋友间共享会员账号是一种心照不宣的"人情往来",但如今,这份"便利"早已被视频网站的设备限制规则打破。

爱奇艺、优酷等平台也早就设置了类似的设备限制:爱奇艺黄金VIP会员明确可在5台设备同时登录,却仅支持1台设备同时播放;优酷VIP会员登录设备总量限定为3台,允许2台同时在线播放。各个平台设备限制数量略有不同,但核心逻辑一致:既控制"登录设备总量",又管控"同时播放数量"。

腾讯视频对会员封号行为引争议,做法是否合理?

优(左)爱(中)腾(右)会员权益对比

针对超出限制的行为,各平台在用户协议中也做出了说明。爱奇艺注明对超限使用有权采取限制登录、中断服务等措施,且严禁账号转让、出租,违规封停风险由用户自行承担;优酷则规定通过短信验证等方式定期核查账号安全,确保使用合规。

各家限制账号共享的官方理由几乎一致——打击黑灰产。

近年来,盗版与账号倒卖问题确实在长视频行业愈演愈烈。在闲鱼、淘宝、小红书等平台上,主流视频网站原价二三十元的会员月卡售价常低至个位数;而盗版资源在各类网站与社群中屡禁不止,甚至出现"上万部影视剧合集仅售1元"的极端情况。

据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此前统计,全国电视剧行业每年因盗版侵权造成的损失超过200亿元,这还不包括电影、短剧等其他领域。

但当所有平台几乎同时收紧设备权限,"打击黑灰产"之外的另一层意图也不难察觉。正如一位网友所言:"高情商叫打击黑产,低情商叫防止会员共享。"

过去两年,国内长视频平台的增长曲线明显趋缓。

2025年上半年,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环比、同比双降300万至1.14亿;爱奇艺二季度营收下滑11%,会员收入同比减少9%。

面对用户天花板与内容成本高企的现实,平台们不得不转向"单用户收益最大化"策略。共享受限、等级细分、权益拆分——这套组合拳,本质上是一场精致的"变相涨价"。

这一逻辑并非中国独有。

全球流媒体巨头Netflix在2022年用户下滑后,同样启动了严格的共享限制:基于地理位置识别"家庭成员",对异地登录收取额外费用,或引导用户开通独立账号。与此同步,它推出更低价的广告套餐,将被"限制"的用户转化为新的付费群体。当时,Netflix创新总监Chengyi Long曾表示,有超过1亿个家庭正在共享账户,这(造成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奈飞投资优秀新电视剧和电影的能力。

目前,Netflix仍保留基础、标准、高级三档套餐,分别允许1、2、4台设备同时使用。

无论是腾讯视频的设备封禁,还是Netflix的账号分拆,本质上都是长视频行业在"营收"与"体验"间的艰难平衡。只不过,在Netflix那里,这套公式被验证有效;在国内平台,这场博弈往往以"舆情危机"收场。

奈飞的启示与"爱优腾"的困局

同样是限制会员共享,奈飞的策略获得了立竿见影的回报:在政策全面铺开后的2023年,奈飞全球净增付费用户近3000万,创下自2020年以来的最高增速。

反观国内平台,"会员限制"却屡屡成为用户不满的导火索。

2023年初,《狂飙》热播期间,大量用户发现,爱奇艺将黄金VIP会员的投屏清晰度限制在480P,若想实现更高清投屏,需升级至更昂贵的白金VIP。

差不多同时期,腾讯视频、优酷等也悄然调整会员体系,将4K高清、杜比视听、多设备同时登录等权益,从原有VIP中剥离,划归至价格更高的超级影视SVIP或家庭套餐。

2024年6月,《墨雨云间》大结局时,优酷推出需额外付费24元的"大结局收官礼",被批评为"套娃式收费"。在此之前,优酷已借这部大剧接连向用户收取过VIP、SVIP会员费。

从清晰度到设备权限,再到单个剧集的额外付费,视频网站对会员权益的切割愈发精细化。而这些"技术性调整"的背后,是平台在营收压力下通过拆分权益、提升客单价,以对冲高额内容成本和广告萎缩的压力。

但消费者的耐心正在消耗殆尽。

一位曾在多个平台都开通会员的用户告诉「定焦One」,她现在只续费了一家使用频次最高的平台,而且连最后一个也在考虑关闭自动续费。原因很简单——一年到头很少有几部剧、几个综艺吸引她打开软件。

"一个月几十块钱虽然也不多,但如果一部想看的剧、电影都没有,会让我觉得这笔钱非常不值得。"以前她愿意为内容付费,且相当抗拒盗版,但现在她的道德感正在松动,碰到一些话题度高的内容,也会尝试找盗版尝尝"咸淡",如果内容真的优质再买单月会员。

当优质内容稀缺、会员体验缩水,视频网站的"防共享"政策,反而可能加速弃购。

Netflix也曾面对争议。其早期推特上那句"Love is sharing a password"(爱就是分享密码)被网友挖出群嘲,许多用户抱怨出差时登录受限。但最终,他们仍会回来观看《绅士们》《鱿鱼游戏》等热门内容。

换言之,Netflix的成功并非源于强制手段,而在于其内容的不可替代性。

相比之下,对于很多用户而言,国内视频平台的内容供给尚难支撑其价格体系与权益划分的合理性。

因此,从短期来看,平台应优化规则设计,建立分级提醒与灵活申诉机制,区分正常与异常行为;从长期来看,更应拓展内容与服务价值,摆脱"靠限制增收"的路径依赖,重建用户认同。

毕竟,对腾讯视频们而言,真正的危机不在"封号"舆情,而是当用户不再相信"会员"意味着"尊享","付费"的意义也将开始动摇。

*题图来源于腾讯视频官方微博截图。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2905.html发布于 2025-10-11 17:18:4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848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