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小家电大佬施展狠招应对挑战
广东小家电大佬采取果断措施,积极应对市场挑战,推出创新产品和营销策略,以强化市场地位,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该大佬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狠招应对挑战,旨在巩固自身地位并推动行业发展,此举展现出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值得期待其未来的表现。
小熊电器创始人李一峰意识到,依靠营销驱动和品类扩张的增长模式已经触及天花板,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
9月下旬,一只小熊牌养生壶在济南某家庭突然炸裂,随后引发关注。9月28日,小熊电器董秘宋钦公开回应:“我们初步了解,涉事产品可能并不是公司新出厂的产品,应该是消费者已经使用了两年多的产品。”这一回应被外界质疑其有意回避产品本身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
如今10多天过去,事件有何新进展?10月10日,小熊电器方面告诉《财经天下》,会和消费者达成一个相应的和解,已经派专人进行对接,还得等后续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小熊电器凭借萌系设计和亲民定位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但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其产品质量的吐槽也屡见不鲜,其中就有同款养生壶发生事故。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小熊电器在今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这让籍贯为广东梅州的创始人李一峰松了口气。小熊电器为何一边销量火爆,一边却饱受吐槽?这得从“年轻人共同养成小熊”这个话题说起。
01 年轻人共同养成小熊
2011年,90后大学生林薇花几十元买了第一个小熊电器——一只可爱的煮蛋器,自此就爱上了这个品牌。不久前,她在整理屋子时翻出不少小熊电器:电炖盅、多士炉、养生壶和空气炸锅等。
它们外观可爱,价格亲民,但有两件已经损坏闲置。不知从何时开始,林薇发现:大学宿舍几乎人手一件的小熊电器,不如以前耐用了。林薇的经历折射出了小熊电器过去10多年的发展轨迹:从寂寂无名到迅速崛起,从备受追捧到口碑分化。
2005年,曾在万宝电器做过生产技术员、在天际电器当过品质部经理的李一峰决定创业。他的创业带着几分被动和偶然,账户里只有不到5万元,东拼西凑才凑够55万元启动资金。70平方米的民房,白天是办公室,晚上就成了宿舍,厨房则被改造成实验室。
李一峰看到酸奶机有巨大改良空间,且产品研发原理不复杂,投入不大,这很适合他这样“知识资本强,财务资本弱”的人。更关键的是,他意识到“非主流用户的非主流产品”往往为大企业所忽视,这给创业者留出了空间。小熊电器于2006年成立后,他还敏锐地拥抱了当时还被视为“非主流渠道”的电商,借着淘宝火速出圈。
李一峰曾总结称,“一开始,是非主流的小家电产品和当时还是非主流渠道的电商相结合,小巧好用、惠而不贵的细分产品在电商平台上和年轻的消费者相结合”。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以及移动支付的普及,非主流产品慢慢变成符合“颜价比”时尚生活特征的新主流产品,在线网购的年轻人也从小众慢慢变成大众。
小熊电器的产品与年轻人生活的契合并非偶然。李一峰十分注重从用户反馈中获取信息。在很长一段时间,他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在经销商的淘宝店页面看用户评价,几乎每个评价都看。他认为,淘宝让消费者的话语权大大提高了。传统商业中,用户是被动的,线下摆什么消费者买什么。
林薇的经历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成功。“大学时预算有限,小熊的产品价格大多在百元以内,外形又可爱,正好满足了我们的需求。而且它们解决的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小痛点,比如在宿舍煮个鸡蛋、做个酸奶。”林薇告诉《财经天下》。公开信息显示,小熊电器用户中25~35岁的占70%。小巧好用的产品,与伴随而来的轻松、愉悦、可分享的生活,在年轻用户心里扎下了根。
乘着小家电行业大爆发的东风,在年轻人的买买买中,2019年8月,小熊电器成功在深交所上市,被业内称为“创意小家电第一股”。小熊电器上市后股价连续涨停,市值快速增长。上市对于李一峰而言是一个里程碑。在上市仪式上,他将小熊电器比作种草人,“13年来,小熊电器就像一个种草人,在满是参天大树的家电市场丛林中,坚守‘用小巧好用的小家电产品,让消费者的生活变得轻松快乐’的初心”。
资本市场的认可也带来了个人财富的剧增。2020年,李一峰夫妇以100亿元财富值位列胡润百富榜第594名。从2006年创业的筹措资金到此时的跻身富豪榜,李一峰用了14年。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小熊口碑的持续下滑,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
02 小家电行业的通病
从2020年开始,因产品不合格,小熊电器多次遭到监管部门通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小熊电器的投诉慢慢变多,主要集中在三大环节: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及售后服务。“水壶爆裂”“煮茶器漏水”“面条机质量太差”等。
从表面上看,小熊电器产品质量问题频出,是“重营销轻研发”的战略失衡,这也是小家电行业的通病。
财报显示,2022年,小熊电器的销售费用高达7.29亿元,研发投入仅为1.37亿元。2023年,这种差距进一步扩大,销售费用达8.84亿元,研发费用仅为1.43亿元。李一峰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24年小熊电器的研发费用为1.95亿元,同比增长36.48%,增速快于同期销售费用的增速。
小家电为何频出质量问题?家电行业资深分析师刘步尘认为,这跟小家电创新频率高、技术门槛低、价格低三个特征有关。为了维持市场份额,小熊电器不断推出新SKU,产品线越来越长。2022年,其产品品类超过60个,SKU超过500款。这种“以量取胜”的策略,虽然短期内带来业绩增长,却为质量问题埋下隐患。
“小家电行业之所以整体技术壁垒偏低,在于其长期依赖代工模式,即核心部件采购外包,对供应链和产品质量的控制力减弱。”刘步尘解释道。对此,小熊电器前员工李乐告诉《财经天下》,小熊也有自己的工厂,但大多数都是贴牌代工。
由于技术研发投入低、生产门槛与成本低,再加上受市场同质化严重等因素影响,小熊电器一直以来走的是亲民路线,其价格通常低于九阳、苏泊尔等品牌。主打高性价比跟质量问题到底有何关联?
“以一台几十元的贴牌机器为例,生产厂家要分走一部分钱,小熊电器内部岗位如用户体验官、产品体验官也要分走一部分钱,最终进入公司口袋的钱其实不多。”李乐透露道。
为了多挣钱,一些小家电企业心照不宣,他们通常采取一些手段。“降低零部件的档次,将好一点的A档换成差一点的B档、C档,这样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会变大。”刘步尘解释道。
更难的是:从2022年开始,小家电行业规模增长趋缓,行业竞争激烈,传统巨头美的、苏泊尔等与新兴品牌双重挤压,小熊电器擅长的非刚需小众产品需求大幅下滑。
与此同时,随着“宅经济”红利消退,消费者需求也发生变化,他们不再只为外表买单,实用性和性价比变得更加重要。在外部行业逆风与内部战略失衡的共同作用下,小熊电器2024年遭遇上市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03 缩减SKU,进军海外
2024年,已经54岁的李一峰,带领公司驶入一段颠簸的“换挡期”。财报显示,其全年营收增速骤降至0.98%,净利润大幅下滑35.37%。与此同时,黑猫投诉平台上的消费者投诉悄然攀升。管理层动荡随之而来:2024年6月,财务总监冯勇卫在任职仅半年后辞职。
小熊电器已走到必须彻底变革的十字路口。李一峰意识到,依靠营销驱动和品类扩张的增长模式已触及天花板。他将第一刀砍向了产品线:缩减近30%的低效SKU,告别过去的“广撒网”模式。战略重心也从线上流量转向全域经营。
2024年7月,小熊电器收购罗曼智能后,个护小家电营收暴增,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在2025年AWE展会上,小熊电器首次推出覆盖八大生活场景的解决方案,从单一厨电品牌向“厨房+生活+个护”的全场景转型。李一峰也从质量管控环节进行变革。
小熊电器将5大智能制造基地,以及2000平方米测试中心全面数字化,建立从需求洞察到体验优化的闭环系统。李一峰要求团队每天处理数万条用户反馈,将品质投诉解决在前端。出海也成为小熊电器逆势翻盘的另一重要方向:2025年上半年,国外销售收入达4.1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8.84%。
目前来看,重塑小熊电器这场仗,李一峰赢得了初步的胜利:2025年上半年,小熊电器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特别是净利润增速超过营收增速,反映出盈利能力的改善。
从公司层面来看,“小熊电器业绩翻盘,也是降本增效的结果。”李乐向《财经天下》透露道。上半年,小熊电器的费用率同比下降2.86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运营效率提升,每单位收入对应的成本下降,对利润增长都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两年,员工工资越来越低,要求越提越高。”李乐说。
多名小熊电器前员工告诉《财经天下》,加班很频繁,小熊电器的人员流动性较大,以至于在广东顺德容桂这个小家电之都,只要碰到行业内的人,就很有可能在小熊电器待过。对于以上问题,《财经天下》联系小熊电器,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无论如何,员工的悲欢,并不妨碍小熊电器业绩翻盘。究其原因,还归功于国家补贴等行业政策利好。小熊电器借此机会,成立了厨房事业部并调整产品策略,成功实现了客单价的增长。尽管对小熊产品质量诸多抱怨,但不少消费者边抱怨边买。
这背后,是小熊电器精准的商业策略,以及当前消费市场特点共同作用的结果。小熊电器前员工宋娇向《财经天下》总结道,“萌系”设计切中年轻人审美,亲民价格降低尝试门槛,营销“种草”激发冲动消费,产品快速迭代持续创造新鲜感。
也就是说,在特定的预算和场景下,其产品提供的即时情感满足、场景解决方案和较低的试错成本,暂时压过了对长期耐用性的担忧。不过,该模式也暗藏风险。随着市场竞争从“颜值”转向“品质”,“如果小家电不能尽快补上质量和技术的短板,当前这种微妙的平衡或许难以持续。”刘步尘认为。
这并非无稽之谈。尽管小熊电器在尝试转型,但要想成功非一日之功。眼下,养生壶炸裂引发的争议,算是给这个“创意小家电第一股”再次敲响警钟。
李乐见过李一峰,“戴着眼镜,长相斯文。”这符合技术理工男的画像。对于李一峰而言,这场转型不仅关乎业绩报表,更是一场企业生存逻辑的彻底重构。“用小熊的人永远不会老去。”著名经济学家香帅曾这样评价。但如今的小熊电器,正经历着成长的烦恼。
(文中人物李乐、宋娇、林薇为化名)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2992.html发布于 2025-10-13 10:05:3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