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规划与中国式现代化,前沿论坛在京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
聚焦“五年规划与中国式现代化”,一场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前沿的论坛在京成功举办,论坛深入探讨了五年规划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科学规划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论坛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相关人士的参与,共同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智慧支持,此次论坛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025年10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主办,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调查研究部、科研处、编辑部承办的“中国式现代化前沿论坛第2期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学术圆桌对谈” 在北京召开。本次学术论坛以“五年规划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深入学习领会和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及腾讯研究院等机构十余位知名专家,聚焦国家战略规划、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民生保障与新质生产力等重要领域,展开了一场高水平的跨学科思想交流。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冠梓研究员致辞。张冠梓首先向嘉宾光临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长期关心支持现代化院建设致以诚挚感谢。张冠梓指出,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现代化院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深入研究阐释“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研究阐释“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根本保证。他认为,以“五年规划”指导发展、接力推进现代化,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为保障国家战略的长期稳定提供了根本方法。此次论坛通过深入研讨与系统梳理,旨在从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学理支撑。
论坛主旨发言上半场由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调查研究部副主任戈艳霞副研究员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裴长洪研究员围绕“‘十五五’时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条主线”发言。裴长洪指出,应在“十五五”期间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国内大循环,深化改革开放。他强调,应统筹城市更新与大众性消费的有效投资路径,推动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与高水平对外开放协同发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毕吉耀研究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五年规划的历史脉络出发,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在目标体系、阶段安排与制度优势上的演进,指出“十五五”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期,应在稳增长与高质量之间实现平衡,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增加信心,着力完善现代化的路径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郑秉文教授聚焦“‘十五五’时期的社保改革与银发经济”发言。他认为,应健全社会保险精算制度,保障基金长期平衡;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以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为抓手培育银发经济。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教授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区域发展战略”发言。尹稚指出,“十五五”时期是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期,应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完善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机制,促进区域战略的叠加效应跟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相结合,提升国家战略平台的能级与协同。
论坛主旨发言下半场由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科研处处长冯希莹副研究员主持。
在制度型开放与国际合作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副院长李大伟研究员围绕“‘十五五’时期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四大着力点”发言。他提出,应自主把握对外开放的节奏与规则设计,通过做强内陆、沿边、沿海三类开放平台,推动贸易投资、数据治理与规则协同,深化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制度集成创新等,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融合。
河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与人口长期发展战略研究创新团队首席王金营教授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人口高质量发展”发言。他指出,应正视低生育率与深度老龄化趋势,通过构建更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卫生健康体系等,支持人口高质量发展。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王宁教授围绕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议题展开了社会学思考。他认为,可以从社会结构、文化偏好、二元消费伦理等视角破解“互倚性困境”,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与就业稳定、优化体验型消费制度供给等,激发服务消费与新型消费场景。
腾讯研究院前沿科技研究中心王强主任从前沿科技入手,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的新机遇和老问题”。王强指出,通用人工智能加速演进不仅提高了产业效率,也提升了陪伴和体验价值。他强调,随着人工智能在广告、软件等产业的应用,应重视数据安全、落地效率、应用规范等治理新议题。
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田牛教授从历史脉络出发阐释了五年规划体现的体制机制优势。他认为,五年规划对平衡效率与公平、统筹全国与区域发展、保障国家战略稳定性和连续性等具有独特的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调查研究部高庆波副研究员围绕“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现代化”进行分享。他提出,我国社保已进入优化提质新阶段,需以五年规划统领改革,健全精算制度、完善多支柱养老体系,总结中国式社会保险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调查研究部杜江副研究员围绕“‘十五五’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任务和路径”主题,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他指出,要认识到人口结构、产业升级、科技革命等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系统观念,保持战略定力,主动聚焦全会战略部署和关键问题,谋划推进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体系建设。
在互动环节,围绕代际消费与文化动因、AI赋能、人才培养等话题展开讨论,与会媒体就论坛观点转化与传播展开交流。张冠梓院长在总结中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系列论坛坚持“规模适当、议题前沿、讨论求真务实”的定位,将继续聚焦“十五五”时期与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持续推动学术交流互动和研究成果落地。
(原题为《聚焦“五年规划与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前沿论坛在京举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来源: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4208.html发布于 2025-10-31 17:16:1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