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反内卷背景下的光伏行业,三季度业绩大盘点与触底反弹的真相

访客 2025-11-02 16:33:27 81233 抢沙发
近期,光伏行业在反内卷的大背景下迎来了三季度报告,据分析,该行业是否触底反弹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深入探讨光伏行业的最新动态和表现,分析其在市场中的位置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 | 赶碳号科技

3季报收官!

赶碳号对光伏企业主要财务指标进行了梳理。整体来看,今年第三季度光伏企业的经营状况明显好转:企业普遍减亏,硅料、硅片2个环节有几家企业实现了扭亏。

这可以理解为”反内卷“行动取得初步成效,光伏行业出现反弹端倪,也可以理解为光伏企业走到今天,再也亏不起了,所有企业都在千方百计自救。

光伏洗牌历经一年半,仍然没有批量的企业倒闭,也没有规模以上企业暴雷。你们认为,如果没有企业破产、产能出清,光伏洗牌能结束吗?

或许,我们对光伏仍须保持冷静与客观,小心和谨慎。第三季度企业减亏,并不能代表光伏行业就完全走出了低谷。毕竟,当我们回望历史时会发现,倒在黎明前的例子比比皆是。

01

业绩改善的根源,是硅料涨价?

同在光伏行业,不同环节的企业日子是天下地下。逆变器企业的业绩普遍不错,特别是龙头老大阳光电源,业绩依旧炸裂。这可以参看赶碳号前文《昨夜,阳光电源如何凭一己之力震撼了整个行业?》。

光伏主产业链、辅材行业普遍悲悲惨惨戚戚。当然,这里面也有几家赚钱的:依靠美国、依靠储能的阿特斯;依靠印度尼西亚产能的横店东磁……

他们的成功,其他企业能复制吗?

这个真不好说。一是自身规模体量和现实条件问题,二是有没有必要复制、学习的问题。特别是,要不要像横店东磁那样借助印度尼西亚通道,实现对美国出口。横店东磁这种可能会涉及“贸易洗澡”的商业模式,还能坚持多久呢?当然,这方面的先行者当属博达新能,这是中小企业的优势所在。

其实,真正的头部企业只能在红海里“卷”别人或者被“卷”。

可喜的是“反内卷”卓有成效。今年2季度受益于硅料价格上涨,硅料、硅片环节已经扭亏。

在今年第三季度,协鑫科技、大全能源实现扭亏,若不是受电池业务拖累,通威股份应该是盈利最多的企业。

硅片环节也普遍盈利,双良节能、弘元绿能双双扭亏。其中,弘元绿能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单季主营收入24.56亿元,同比上升85.5%,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35亿元。据说尚未上市、精细化运营的高景太阳能,利润也相当不错。

其实,对于硅片企业来说,最大的利润来源或许不是硅片的加工费,而是硅料差价——有没有在今年硅料每吨3万多的时候囤积足够多的硅料。

这一推论当然也适用于一体化企业,这也是某些一体化企业业绩改善的重要原因。业绩的助力,有的企业没有体现在3季报,或许会在年报中会有所体现。

反内卷背景下的光伏行业,三季度业绩大盘点与触底反弹的真相

来自wind; 单位:亿元

前些天赶碳号说过,现在光伏市场的整体格局是:硅料吃肉,硅片喝汤,电池和组件连骨头也没得啃。

现在整个行业都在期待组件涨价,大家都赚钱。若是让全产业链都赚钱了,估计整个行业就走出了困境。否则硅料价格上涨恐怕也难以持续。

光伏行业若由供需失衡走向供需平衡,要么减少供给,要么增加需求,要么两头都努力。

通过硅料收储的方式可以控制住硅料产能,减少整个市场供应,那么需求端呢?

现在只有美国是高毛利市场,但是几乎已经向中国光伏企业关上了大门。其他海外市场呈现明显的“内卷外化”的情况,并不赚钱。

此处插一句,据赶碳号了解现在低价出口、低于成本价出口的问题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据说已就出口价格进行指导。明年年初,国家有望针对出口退税、出口限价等出台新的政策。

国外市场短期内没戏,那么现在还能向国内市场、向大型地面电站要需求吗?

现在市场中有两种观点:一是希望国家新增光伏大基地项目,五大六小增加集采量,提高集采单价,拯救陷入危机的光伏行业;另外一种观点是希望在光伏市场洗牌完成后,国内市场再释放需求,否则在过量供应的情况下,需求放量,组件价格非但涨不动,而且会导致那些该死不死的产能看到新的希望,永远也死不了。

你会认同哪种观点呢?国内需求的释放时间,或也将直接改变光伏洗牌的节奏。

总之,组件不提价、不赚钱,光伏行业不能轻言走出困境。

不过,赶碳号在交流中发现,有些企业依旧乐观。今年四季度或是明年上半年,还将会有一部分企业实现扭亏。

02

负债率普遍攀升,警惕银行断贷!

倒在黎明前,不是危言耸听。咱们还是要关注企业的生存质量,特别是资金链问题。

现在至少有20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过70%,且多数企业的负债率仍然在上升。一般情况下,我们把70%作为警戒线。

这次在评估偿债能力时,赶碳号引入了长期资本负债率(企业长期负债占长期资本的比率)。在同等负债的情况下,长期负债多一些,短期的偿债压力也会小一点。

企业的负债率究竟有多高,粉丝可以看下面相关统计表格。客观说,龙头企业、一体化企业压力普遍很大。

赶碳号重点提三家公司:

(1)爱旭股份的负债率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在今年9月通过定增的方式融到了35亿元。爱旭股份能够实现再融资,有BC差异化路线的助力,也有运气在里面。近日,协鑫集成42亿元再融资突然终止,估计晶澳科技的H股发行计划,恐也难通过港交所聆讯。现在,光伏企业的每笔再融资都是续命钱,救命钱。

若是没有资本市场输血,企业想要度过寒冬,就只能靠自己了。据说,包括晶澳科技在内,一些头部企业正在变卖体外资产,回笼现金。

现在最令人担忧的是银行会断贷。特别是对于那些短期负债多的企业,银行若断贷,企业马上就会陷入流动性危机。“开源节流”,融资、省钱仍然是企业的重点工作。

(2)低负债率的典型代表当属大全能源,其常年的负债率在10%,赶碳号就不再赘述了。今天要重点提及的是辅材企业福斯特,负债率也不到20%。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虽然业绩也有大幅下降,但是仍然实现了扣非净利润6.3亿元。同行胶膜企业今年前3季度全部亏损。这不得不令人佩服福斯特经营之稳健。这家公司的固定资产在光伏的好时光早就计提完了,现在根本就没什么折旧费用。

(3)设备企业奥特维,资产负债率竟然高达72.78%。光伏主材行业产能的投资成本高,企业都是重资产运营;而设备企业生产的弹性较大,负债率一般不会这么高。同行设备企业晶盛机电、捷佳伟创、拉普拉斯、迈为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分别是33.57%、50.10%、约23.45%、63.92%。奥特维是怎么把负债搞上去的,以后抽时间专门研究。

反内卷背景下的光伏行业,三季度业绩大盘点与触底反弹的真相

设备企业防范流动性风险,主要的工作仍然是讨账,打官司。

因为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几乎没有新建产能。据说,现在新建产能甚至技术改造升级都会受到“反内卷”相关组织的管控。所以,设备企业也难有新增订单。唯一的增量,或许就是BC、HJT设备了。

若要度过漫漫寒冬,造血能力依然是最重要的。从财报中可以明确感觉到,第三季度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明显改善。这一方面可能是企业通过供应链金融做了一些调剂、管理,挤占上下游的钱,另外一方面就是企业比以往更加重视回款。

反内卷背景下的光伏行业,三季度业绩大盘点与触底反弹的真相

单位:亿元

尾 声

企业能盈利、有正向现金流,自然可以活更久一些。

一位光伏企业负责人告诉赶碳号,按目前这个趋势再持续两三个季度,应该就有企业、甚至是头部企业出现债务违约。当然,每家企业都有每家企业的情况,总体来看多数企业在手货币相对充足。当然,在手现金充盈的原因,是大量的“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而非现金。现在的光伏产业链,一环出了问题,可能就会环环出问题。

产能迟迟不能出清,估计有关部门也着急。

组件价格没涨起来的结果就是拼命亏本出货回笼现金,这本身会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更加恶化。这个死亡螺旋如果走不出来,光伏资产会越来越贬值。有人表示,不排除有关方面会要求银行清理光伏负债,同时豁免地方政府在过去产业招商过程中的责任。这样,银行收紧贷款,地方政府也不用担心光伏企业出险会影响到KPI,也许就会有大量光伏产能出清了。

补充说明一点,研发费用不属于三费,赶碳号统计数据时特别加了进来了,意外发现:天合光能的研发费用是最高的。特变电工的研发费用,大部分不是光伏,阳光电源则属于逆变器行业。

很多天合人提到过一段历史:2012年光伏行业遭遇寒冬,全行业亏损,很多人建议高纪凡砍掉研发投入, 他坚持“什么费用都可以砍,就是不能砍研发投入”。2012年技术创新帮助天合光能走出行业低谷。在今天的行情下,还能这么大力度支持研发,实属不易。

这一轮光伏洗牌,像天合光能这样的技术创新者、技术投入者,应该得到鼓励、支持和眷顾。

反内卷背景下的光伏行业,三季度业绩大盘点与触底反弹的真相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4361.html发布于 2025-11-02 16:33:2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123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