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的最大价值揭秘
苏超的最大价值在于其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卓越能力,使其在多个领域都能表现出色,无论是在学术、科技还是商业领域,苏超都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和实力,他能够迅速掌握新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并且具备领导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带领团队取得重大成果,苏超的最大价值在于其全面的素质和高超的能力,使他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优秀人才。
文|正解局
11月1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落幕,泰州队以4:3击败南通队夺冠。
"苏超"横空出世,火爆"出圈",已经跃升为年度现象级体育赛事IP。
"苏超"的最大价值,是打开了促消费的新思路。
扩大内需,消费居首。
关键是,如何促消费?
这是个大命题。
既要让国民"有钱花"(消费能力),又要"敢花钱"(消费意愿),还要"想花钱"(消费供给),最好能"方便花"(消费环境)。
可见,促消费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形成"收入增长—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就业增加"的良性循环,才能让消费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与"压舱石"。
"苏超"的创新之举,主要在"想花钱"这一环节。
既然是新思路,那么,此前的旧思路是什么?
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就是"国补/以旧换新"与"假日经济"。
家电以旧换新
"国补"(国家财政补贴)与"以旧换新"的底层逻辑类似,都是通过财政直接补贴,降低特定商品(如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的购买成本,刺激居民的刚性或改善型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5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直达消费者的补贴约1.75亿份。
其中,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4986.3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产品7761.8万台;5352.9万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5662.9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650万辆;家装厨卫"焕新"5762.6万单。
"假日经济",则是利用五一、国庆黄金周等集中休假制度,创造集中的消费时间窗口,激发休闲、旅游、购物等消费欲望。
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全国国内出游人数达到了8.88亿人次,较去年增加了1.23亿人次,出游总花费更是达到了8090.0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
国庆假期文旅消费TOP10目的地城市 图片来源:美团旅行
这两大措施对消费的拉动作用非常显著,但也存在局限性。
"国补/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长期实施后,对新增需求的刺激效果会减弱。
"假日经济"消费高度集中于短暂假期,易导致交通拥堵、体验下降、价格飙升等问题。
最关键的是,都存在天花板。
前者受限于财政预算,不可持续,退出后效应易衰减。
后者受时间安排制约,缺乏常态性,易陷入"节后疲软"。
要想进一步促消费,就需要新思路。
"苏超"提供的新思路,新在什么地方?
"苏超"是新事物,资金上不占用财政预算,时间上与节假日错峰,创造了一个新场景,带来了新增量。
与"国补/以旧换新"的 "政策让利驱动"、"假日经济"的 "时间窗口驱动" 相比,"苏超"驱动的是"热爱足球"的人。
球迷对足球的热爱是一种交织着情感寄托、社群认同、精神共鸣与文化联结的复杂情感共同体,这是一种更高层级、更内化的消费动机。
"苏超"刺激的消费形态更多、更广。
经济学研究发现,出行就有极强的"乘数效应"。
通俗说,消费者花1元出行后,可能带来2-3元的其他消费。
"苏超"决赛现场观众人数达到了62329人
"苏超"的一张球票,吸引市民走出家门,撬动了出行、旅游、餐饮、住宿等多个领域的消费。
围绕"苏超",足球培训、装备购买、场地租赁等消费也在持续增长。
"苏超"的持续性更强。
国补有周期,节假日有尽头,苏超的比赛时间更长。
本届"苏超"从5月10日开幕至今,已走过近6个月的赛程。
"苏超"创造一种常态化、可持续的消费节奏,持续为城市商业体(尤其是球场周边)注入稳定客流,形成"周末经济"新支柱。
总结来说,"苏超"构建的是一个高频次、高粘性、强归属感的消费场景。
说了这么多理论知识,我们来看看苏超的实战成绩单。
9月27日常规赛最后一轮,南京队坐镇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对阵宿迁队。
当晚,61106名球迷涌入体育场观赛,这是南京队主场三个月内第四次创造"苏超"现场观赛人数纪录。
支付平台监测数据显示,9月27日,全市重点商圈和商业街区零售、餐饮、住宿等行业单位实现交易金额8.2亿元、环比前一周增长4.4%,商场超市类、住宿餐饮类监测样本企业客流量环比分别增长11.7%、6.6%。
南京银杏里文化艺术街区"第二现场"
当晚,南京设置近80个"第二现场"点位,其中——
银杏里文化艺术街区当日街区消费较日常周末增长约16%。
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同步举办高新视听博览会、对口帮扶展等特色展会及跟着汉字游玄武主题活动,全场客流超万人。
金陵STYLE同步开展"第二现场"与供销大集市集,精心设计客流动线,观赛区与160余个展位、街区餐饮形成联动,带动客流达两万余人,较前一周增长25%。
9月27日当日的消费数据,是与前一周(没有苏超比赛)相比较而言的。
苏超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可谓立竿见影。
此外,与传统职业联赛不同,苏超巧妙融合地域文化元素,使赛事成为江苏地方文化"活名片"。
从场馆布置到吉祥物设计,再到"内卷"的城市文化展示,"苏超"放大和强化了"十三太保"的文化辨识度和特色性,让素来低调务实的江苏城市集体亮相。
这种传播模式不仅提升了赛事影响力,更使城市品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曝光与认同。
数据显示,截至常规赛阶段13轮78场比赛,现场观众总人数超211.8万,场均约2.71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人次超17.34亿。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电总台等央级主要媒体持续关注报道,抖音、微信视频号、新浪微博、快手等平台话题播放量超667.7亿次。
聚光灯下,"十三太保"个个都是主角。
"苏超"早已超越一场球赛的范畴,正成为城市形象展示与资源链接的"超级接口"。
"苏超"成为南京的营商环境、产业生态的"加分项",吸引着更多项目纷至沓来。
南京某开发园区的招商工作人员就跟正解局聊到,现在外出对接企业,和负责人刚落座,还没聊业务细节时,只要一提"苏超",气氛很快就热了。
顺着这个轻松的话题,再自然过渡到南京的人才吸引力、产业配套活力,甚至具体的园区政策,反而比一上来就谈合作更容易拉近距离,不少次都从"聊球赛"慢慢推进到了"谈项目合作意向"。
"苏超",成了招商中特别实用的"破冰神器"。
紧跟"苏超"热度,南京市投资促进局以赛事为契机,推出招商引资主题短视频,以"投资南京就是投资未来"为视觉主线,并邀请在宁外企高管、国际投资人、创新企业代表共同观赛,打造"体育+招商"新场景,引发广泛关注。
8月17日晚,"苏超"南京主场对阵盐城的比赛在南京奥体中心上演,"投资南京就是投资未来"的横幅下,蓝色旗帜与应援服汇成一片热烈海洋
正解局注意到,在9月23日举办的南京金洽会上,59个项目集中签约落户南京,计划投资总额891.87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项目51个,计划投资802.21亿元;基金类项目8个,基金规模89.66亿元。
"苏超"为城市品牌宣传创造的价值,广泛而深远。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苏超"的创新,并非否定"国补/以旧换新"与"假日经济"的价值,而是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更为重要的是,"苏超"模式,具有长效性与可复制性。
江苏已经明确,"苏超"要办下去,而且要越办越好。
"苏超"的火爆出圈,为其他省份提供了模板与范例,在全国引发"超"级联赛热潮。
截至2025年10月,全国已有16个省份推出类似苏超的省级足球联赛。
这些省级足球联赛,也有不错的表现。
8月23日开打的2025年伊利内蒙古足球超级联赛,不仅在绿茵场嗨翻天,还顺便带动文旅和消费。
四轮比赛结束后复盘,自治区外观众占比从第一轮1.2%提升至第四轮8%,单轮人均消费从第一轮280元提升至第四轮820元,文旅消费环比增速超200%。
内蒙古足球超级联赛现场
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首轮6.6万名观众创造的直接门票收入约50万元,而同期全省联动景区接待量突破约12万人次,带来的门票、餐饮、住宿综合收入,是门票收入的40多倍。
湖南省足球联赛揭幕战,吸引40877名观众到场观看。
赛事当天催生了4.4亿元的经济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特别是过去二十年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已逐步从投资和外贸净出口拉动,转向科技进步和消费创新驱动。
今年9月,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精品赛事、职业联赛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竞赛表演品牌。
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并作出"加大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力度"等具体部署。
提振消费,仍将是未来国家经济战略的重点方向。
江苏,为全国提振消费贡献了一个长效性、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苏大强,还是强啊!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4524.html发布于 2025-11-04 16:03:3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