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圈何以成为综艺新宠?揭秘背后的原因与魅力。
近年来,叔圈成为了综艺节目的热门话题,成为了综艺节目的“味精”,这一现象源于中年男艺人的魅力逐渐受到观众们的喜爱和追捧,他们不仅在演技方面表现出色,还展现出独特的个人魅力,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各大综艺节目也纷纷邀请叔圈艺人加盟,以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这种现象不仅推动了综艺节目的热度,也展现了中年艺人在娱乐圈中的重要地位。
一年前创造“老登电影”这个说法的人不会预料到,2025年,“老登们”居然在综艺里杀疯了。
《脱口秀与Ta的朋友们第二季》里,罗永浩不仅场场都要经受选手们关于老登的吐槽,甚至还亲自上台吐槽了登味;马东在《喜人奇妙夜第二季》同样难逃被选手拿来做效果的命运,李诞更是亲自为他扣上了四季节目里硕果仅存的“一登大师”的帽子;刚过天命之年的李乃文,则靠着在《地球超新鲜》里“又菜又爱玩”的无辜感,成为2025年综艺圈一颗冉冉升起的“新(叔)星”……
这样的“老登狂欢”,叔界顶流沈腾自然不会错过。最近,他和另一外叔叔贾冰所领衔的旅行类真人秀《现在就出发第三季》开播,节目汇集了前两季里的人气嘉宾,组成史上最豪华“沈精兵”阵容。在如此耀眼的阵容里,即使沈腾在节目里的话没有过往那么密,但只要他一张口,立马都能成为引爆节目笑果的催化剂。
看着如此多的叔叔在年轻人酷爱的综艺里大放异彩,小鱼想到一句老话,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所谓“叔味”就像味精,菜里加多了让人口渴,有害身体健康,但如果加得恰到好处,或许别有一番风味。
当叔叔们开始给综艺调味
《现在就出发第三季》没有辜负观众的期待。
节目开播前,预约人数突破383万,创腾讯综艺近两年预约人数的纪录。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正片开播后第一周,就以接近20%的全网正片播放市占率问鼎了综艺市场,第二周则更进一步,市占率一度逼近了30%。沈腾和他的“沈精兵”们,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强大观众缘。
这一季的成功,离不开“熟悉”俩字。从先导片开始,嘉宾们就像回到了家里一样,透着一股睡衣、拖鞋已经换好了的松弛感,出梗耍宝张口就来。进入到正片游戏环节,相互吐槽、拆台更是轻车熟路,比起录制真人秀,更像是一帮一年没见的朋友喝多了,全员沈腾化,相互比谁更碎嘴子。
《现在就出发3》
对在其他综艺节目里看惯了沈腾的观众来说,《现在就出发》系列里的沈腾实在太稳重了,他不用像过去那样时时刻刻保持高度亢奋,不停地耍宝、整活,更多时候,他就面带笑意坐着,透着墨镜观察游戏里的弟弟妹妹们。尤其到了第三季里,沈腾这种大家长感更重了,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在某些时刻,他像极了看着晚辈一天天长大的慈祥老奶。
沈腾的“老奶感”是三季节目下来的自然沉淀。早在策划前两季时,节目组就定下要做群像的目标,以沈腾为核心打造“家族感”,希望每一个嘉宾都能分摊制造笑点的任务,而非将搞笑集中在个别嘉宾的身上。这样既可以保证笑点密度和持续性,也能让节目呈现更加丝滑,刨去刻意整活搞笑的紧绷感。可以说,沈腾越像大家长,代表成员们的互动模式越成熟,证明经过前两季的磨合,嘉宾和观众们都彻底玩进去了。
《现在就出发3》
但千万不要觉得,沈腾已经彻底“摆烂”了。
虽然沈腾不再那么跳脱,可当观众回想起节目时,却觉得每个经典画面里都有他。尤其是每当你都快忘了还有沈腾时,他就会蹦出一两句精妙的吐槽,或者配上一些需要逐帧观看才能察觉到的微表情和小动作——比如贾冰唱歌时反差感极强的“跺jio jio”,像把精准的手术刀一样,直插观众的笑点。要求沈腾老师不要退休,是这一届观众的新发愿。
如果把《现在就出发第三季》比做一锅菜,这锅里有肉有菜、五花八门,能满足不同圈层用户的综艺口味,那沈腾就是出锅前那一点点味精,不用多,但却能成功将嘉宾串联在一起,构成节目的底味。任凭节目嘉宾阵容如何变化,只要沈腾在,那《现在就出发》就永远是熟悉的味道。
《现在就出发3》
而在另一档旅行综艺《地球超新鲜》里,叔叔李乃文同样肩负了调和味道的重任。
《地球超新鲜》和《现在就出发》出自统一制作班底,同样是以群像的方式创造密集的笑点,不同的地方在于,《现在就出发》的选人是“卫星式”的,有一个核心(沈腾),围绕他打造熟人盘;而《地球超新鲜》则采用“群星璀璨式”的选人模式,没有一个绝对的C位。这种选人模式保证了《现在就出发》有更多的可能性,但怎么为联系没那么紧密的嘉宾创造化学反应就成了一道考验。
《地球超新鲜》
这时候,李乃文的出现盘活了全局。不同于孙红雷、陈赫等综艺老炮儿,很少上真人秀的李乃文像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他会不断在节目里追问“为什么”、制造状况外的笑点,反倒替团队成员破了冰、卸下了包袱,为后期彼此的黏合和节目的出圈创造了一个基础。
看到越来越多叔叔们在综艺里找到了自己的舒适圈,甚至出圈焕发了第二春,小鱼不得不感慨,世界上没有糟糕的食材、调料,只有糟糕的厨师,若把味精(叔味)当主食,任谁都会觉得难以下咽,可作为调料,只要加对了时机、把控好了剂量,谁又不希望晚餐能多一些味道上的层次感呢?
为什么会成为综艺味精?
一档综艺少则七八个嘉宾,多则几十人参与,为什么曾被互联网舆论嫌弃的“老登”们反而成了调味剂?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叔叔们身上的包袱”确实更少。并非说其他艺人玩不起,但在内娱环境下,艺人往往承担着不同的舆论期待、贴着为外部为他们精心设计好的标签,很难时时刻刻被拿来开涮、被做成节目效果。但叔叔们不同,无论是扮丑,还是被拿来当做开玩笑、吐槽的对象,只要搭配上他们极具亲和力的荧幕形象,都能轻松招架,甚至能创造意想不到的笑料。
《喜人奇妙夜第二季》
比如在《喜人奇妙夜第二季》里,当马东没有给大家都看好的节目投票时,会迎来从嘉宾到选手猛烈的抨击吐槽,被说是“太老了,很多梗看不懂”的“一登大师”,配合着马东无辜的表情,竟成了一个出圈的梗。但类似的调侃如果被放到其他喜人不代表的身上,很容易让对方下不来台,反倒有可能起到反效果。
当然,叔叔们适合用来接梗,也是因为他们从业经验丰富,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会玩。
《现在就出发》里小鱼印象比较深的一个片段,是当节目组告诉沈腾和范丞丞这一站旅行即将结束时,沈腾立马随地大小演,开启一场夸张的“哭戏”。这个桥段但凡换成其他嘉宾演,小鱼可能早就翻着白眼长叹一口气反问一句“何必呢”?
可同样的桥段放在沈腾身上,却显得浑然天成、顺理成章,就好像游戏里固定触发剧情任务的NPC一样,没有沈腾这段狗驼子的表演,节目都不知如何收场。果不其然,范丞丞也被沈腾浮夸中带着些自然的表演整得一愣一愣的,连忙补刀,这么浮夸的掉凳他都不敢演,沈腾随即邪魅一笑,略带得意地回应说:你还是得经过多年舞台洗礼,才好意思这么演。
而深耕娱乐圈多年,带给叔叔们的财富不只有演技和“厚脸皮”,还有人缘和江湖地位,以至于有他们在的地方,氛围很容易受他们气场的影响。类似的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向往的生活》,别看今天黄小厨和邪恶栀子花成了一个梗,但当年正是因为黄磊和何炅坐镇,这档节目才可以从始至终保持足够的松弛。
《向往的生活》
同样的道理,《现在就出发》制作组在提到选择沈腾做C位的原因时也曾提及,沈腾好像自带一种特殊的磁场,靠近他的人就会被“腾化”,变得会出梗。毕竟,当中国现役的“喜剧第一人”都能在大家面前为了搞笑拼尽全力、充当团队的粘合剂时,再紧绷的人也会卸下戒备了。
而随着越来越多“老登”成功“去油”,成为综艺里增色添香的味精,我们或许需要重新审视这个词背后的情感色彩了,它正从一种代表年轻人反抗意识的“进攻”逐渐演变为一种带着亲昵的“认可”,其间的分水岭,恰恰在于叔叔们如何运用自己的“老”。
让人反感的,从来不是年龄沉淀下的阅历,而是随之可能带来的、拒人千里之外的爹味与居高临下。那种固守资历、自以为是的距离感,才是真正年轻人不适的根源。可相反,当叔叔们愿意放下身段,放下被人仰望的江湖地位,走到年轻人中间,甚至成为年轻人调侃的对象时,“老”便瞬间转化为无可替代的优势——知道什么时候该承接火力,知道啥时候该“隐藏自己”、不过度抢戏,这种姿态背后,既是多年摸爬滚打带来的经验,更是生发自深厚阅历的自信,不需要通过随时随地出镜来彰显存在。
《地球超新鲜》
更重要的是,他们主动拥抱了互联网时代最稀缺的活人感。他们不惧展示自己的“丑”,不介意在节目里“手足无措”,甚至乐于被嘲在这个过度包装、人设横行的时代,给综艺更添了一些毛边的生活实感,让观众更容易代入其中。
这让小鱼想起,不久前的一期《圆桌派》里,当聊到关于老登的话题时,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黄晓丹的评价:年轻人喊出老登时并不是讨厌所有的老人,他们只是不喜欢那些明明只会夸夸其谈,又自觉年龄就是优势而总是摆出一副人生导师样子的人。
换句话说,“老登狂欢”的本质,是对于老登文化的一次解构与重塑,是一场默契的合谋,叔叔们主动放下身子,与年轻的观众们共同完成的一场对权威的消解与对松弛感的追求。
运营|CCC
校对|刺梨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5103.html发布于 2025-11-12 10:07:0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