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电解铝巨头十二弟国际港股上市,高瓴资本等巨头加持,嘉能可入局基石投资者阵营

访客 2025-11-14 16:42:16 71711 抢沙发
电解铝行业巨头成功创新国际港股上市,吸引了资管巨头高瓴、千禧年和矿业巨头嘉能可等基石投资者的关注,这些投资者入局,不仅表明了市场对该公司前景的看好,也预示着电解铝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一事件标志着行业内的创新力量正在崛起,有望引领全球电解铝行业的未来发展。

作为中国第十二大电解铝生产商,创新国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获得了全球顶级投资者的强力背书,这为近期回暖的香港IPO市场再添一笔重要交易。

据媒体14日报道,这家总部位于内蒙古的公司已于周五开始接受投资者认购,计划通过本次发行募集高达55亿港元(约合7.07亿美元)。此次IPO吸引了包括瑞士大宗商品交易巨头嘉能可、知名资产管理公司高瓴投资和千禧年管理公司在内的豪华投资者阵容。

这些基石投资者已同意合计认购约3.36亿美元的股份,占最高募资额的近一半。根据协议,他们需将所持股份锁定至少六个月。除上述机构外,基石投资者名单中还包括中国最大的民营电解铝生产商中国宏桥集团、能源交易商Mercuria Energy Group以及交易巨头Jane Street Group LLC。

此次发行正值铝市行情高涨之际。受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等因素提振,铝价目前交投于近三年高位。对于正在复苏的香港新股市场而言,创新国际的上市以及高瓴、千禧年等活跃机构的参与,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公司预计将于11月24日正式挂牌上市。

明星基石阵容背书,募资近半用于海外扩张

根据公司于周五发布的招股文件,创新国际计划发行5亿股股份,发行价区间为每股10.18港元至10.99港元。

强大的基石投资者阵容是本次IPO的一大亮点。嘉能可、高瓴、千禧年等机构的入局,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公司基本面和铝行业前景的认可。

关于募集资金的用途,创新国际计划将约一半的净收益用于扩大海外生产,其余部分将用于绿色能源项目、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本次IPO的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华泰国际。

垂直整合构筑成本优势,行业周期致业绩波动

创新国际的核心业务聚焦于铝产业链上游的氧化铝精炼和电解铝冶炼。招股书援引的CRU报告显示,按2024年产量计算,该公司是中国第十二大电解铝生产商,其位于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的冶炼厂是华北地区第四大生产基地。其主要境内经营实体内蒙创源于2024年获工信部授予国家级绿色工厂荣誉。

公司通过在内蒙古和山东的战略性布局,构筑了显著的成本优势。其山东滨州基地临近铝土矿进口港,而内蒙古基地则享受低电价优势。通过“能源-氧化铝精炼-电解铝冶炼”的垂直一体化模式,公司在2024年实现了高达84%的氧化铝自给率和88%的电力自给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受益于行业上行周期,公司业绩在过去几年增长显著。2022年至2024年,公司净利润从9.13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6.3亿元。然而,作为周期性行业参与者,公司业绩也易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2025年前五个月,受煤炭价格上涨推动生产成本增加,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14.4%至8.56亿元人民币。

关联交易引关注,高度依赖单一最大客户

招股文件显示,创新国际与A股上市公司创新新材存在密切的关联方交易,后者是其单一最大客户。创新国际董事长崔立新同时担任创新新材的董事长和控股股东。

自2023年创新新材在创新国际的内蒙古工业园附近启用新生产基地后,创新国际开始向其大规模供应液态电解铝。数据显示,2023年和2024年,来自创新新材的收入分别占创新国际总收入的78.8%和76.6%。2024年,创新国际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高达86.6%,远高于同业上市公司天山铝业(37.01%)和云铝股份(39.07%)。

招股书披露,公司董事长崔立新通过其全资拥有的Bloomsbury Holding在上市前持有创新国际100%的股份,上市后预计将持有约75%。

在上市前,创新国际进行了一系列内部重组,包括在中国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Phineas Management,后者再于内地设立外商独资企业北京创源,并由北京创源收购主要经营实体内蒙创源的股权。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5284.html发布于 2025-11-14 16:42:1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171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