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校团队冲刺四季度,获1.85亿投资意向助推高端膜材产业化进程
在冲刺四季度之际,成都一高校团队获得了高达1.85亿元的投资意向,以加速高端膜材料的产业化进程,这一重要投资将支持团队在膜材料领域的研发与创新,推动产业化的步伐,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临近年末,成都的创新力量正以“合作共赢”的姿态冲刺四季度: 近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张智亮教授团队创办的成都衡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双线发力:一方面,其“新一代战略性新兴高端膜材料项目”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中获得1.85亿元投资意向,成为全场焦点;另一方面,团队正与四川炬科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展开深度技术合作,通过扩大“朋友圈”加快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提升产业竞争力。
▲产品性能测试
技术突破:从实验室构想走向产业化
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实验室里,张智亮教授团队研发的高端光学膜材料,不久前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总决赛上获得6家投资机构总计1.85亿元的投资意向,创下当场最高纪录。这项被誉为“新一代战略性新兴高端膜材料”的技术,历经十余年研发,成功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国产化量产。
▲技术展厅
“我们优化了光栅结构,解决了传统一维结构视角受限的问题。”张智亮教授向红星新闻记者展示样品时解释道,“比如手机屏幕使用这种新材料,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都能保持清晰鲜艳的画面效果。”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航空、航天、显示等多个高科技领域。
团队的研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实验室走向量产阶段,产品良率一度只有85%左右。通过持续技术迭代和工艺优化,团队最终将良率提升至97%,为产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合作共赢:校企联手打通产业链
进入四季度,张智亮团队加快了产业化步伐。红星新闻记者获悉,团队正与四川炬科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展开深度技术合作,这是成都企业加强产业链协同的又一典型案例。
“实验室成果要转化为市场产品,需要产业链各环节的紧密配合。”张智亮表示,与炬科光学的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团队提供核心技术支持,企业负责生产工艺优化和市场推广,共同推动高端光学膜的规模化生产。
▲张智亮
这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已在成都形成良好生态。据了解,张智亮团队此前已与都江堰、扬州等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技术入股、利润分成等方式,实现了科研团队与企业共赢发展。
成都优质的营商环境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团队另一位负责人王振玉教授表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完善,从原材料供应到设备制造,再到下游应用,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特别是在成都高新区的支持下,我们获得了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对接投资机构的机会,这对团队成长帮助很大。”
“通过校企合作,我们既保持了技术研发的前沿性,又加快了产业化进程。”张智亮表示,团队将继续扩大“朋友圈”,与更多产业链企业合作,共同推动成都新材料产业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图据受访者
编辑 欧鹏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5355.html发布于 2025-11-15 16:28:3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