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影视飓风Tim遭骂,冤枉与否的背后故事

访客 2025-11-17 10:06:41 54170 抢沙发
影视飓风Tim遭遇批评,虽然部分指责可能冤枉,但确实存在不足,他需要在面对批评时反思并改进自身表现,以更好地呈现影视作品。

著名头部视频自媒体账号“影视飓风”11月12日发布了一个视频,然后被骂上了热搜。

在这期视频中,“影视飓风”创始人Tim(潘天鸿)举着自己的简历在公园相亲角接受群众审视,被质疑是为了节目效果,故意愚弄大爷大妈。

先看一下这份简历:

影视飓风Tim遭骂,冤枉与否的背后故事

给不熟悉他的读者解释下这份简历的含金量。

比如“国内学历初中”,因为Tim在英国读的高中和大学;比如家庭状况,“父亲职业快递相关”,实际上Tim的父亲是圆通速递总裁、董事。

至于“本人工作摄影师、视频制作相关”,他名下的影视飓风工作室及企业杭州星奥传媒,都属于行业内的绝对头部,2024年报显示,社保参保人数114人,据报道,目前员工超过150人。

这期整活内容在他的粉丝看来似乎稀松平常,但经过切片传播后,被质疑整烂活、消费穷人。

面对舆论,Tim于11月15号凌晨发布视频,声称是第三方切片视频断章取义,引导路人观众脱离上下文语境(本是面向粉丝的整活幽默向内容),从而引发争议。

讲真,他不发这个澄清视频,我也懒得评价这个事,毕竟自媒体、网红整烂活,搞砸了挨骂并不罕见。

但他在澄清视频里一脸无辜,没意识到或者不想说问题出在哪里,倒是引发了我聊几句的热情。

这次的舆情,根本原因难道不是那份简历吗?

即使论迹不论心,只看原视频,这份简历的效果已经足够欺骗路人大爷大妈了。毕竟大爷大妈不看B站,也不会知道Tim的真实身份和成就。

何况,面对大妈的建议,“你要有几分实力拿得出来”,Tim回答道,“我的实力已经全部都在这里了”。

这不算欺骗,我也不知道啥算欺骗。

退一步说,Tim的简历没造假,只是“真话不全说”。

只把真实简历的一部分拿出来,这叫什么?这就叫“切片”啊。

如果Tim认为一些人对他原视频的切片是别有用心,那别人认为他对简历的切片也是别有用心,有问题吗?

自己切片在先,然后谴责别人切片,这不是双标吗?

有人又可能说,这期是粉丝向内容,是为了整活,路人缺乏上下文所以容易误会,容易被带节奏。

好,补充一下上下文,这期视频的主题是他们主账号突破1400万粉丝的问答。划重点,1400万粉丝,还只是B站一个平台。

都是这个体量的账号了,整活的时候想的是破圈和增量,整活搞出了负面舆情,又说这是粉丝向内容,不是给路人看的?

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我有位朋友老蒋,也是B站头部创作者,在这次事件之后,做了期视频,认为现在的互联网舆论环境已经烂完了,舆论场已经垃圾场化了。

他这个观点我基本认同,同时我也认为,有担当的头部创作者,不应该为了流量而迎合垃圾情绪,甚至主动制造垃圾情绪。

在过去的一年里,影视飓风给我留下的印象并不好。

比如,他们去年10月发布了一个视频,标题是“清晰度不如4年前!视频变糊是你的错觉吗?”从技术角度讲解了视频平台对于素材画质的控制和改变。这本来是个不错的选题,却非要对“资本家”话题上纲上线,指责平台省成本,还要“发动各位(观众)抗议一下”。

再比如今年5月,他们发布的医学向内容被视频号屏蔽,然后就在微博上指责“视频号这个平台有点太邪恶了”,并且因为他们的运营“意外发现视频号可以公然发布有偿卖血的视频”,进一步指责“你们这个平台的道德底线与社会责任在哪里?”

在平台角度,无论是对内容的存储分发,还是运营审核,都需要成本。如何平衡成本、收益、风险,是任何一个经营者都要考虑的问题。

而对头部创作者而言,任何平台都会有资源倾斜,但也因为头部创作者的影响力更大,所以会面临更严格、实时的审核。

作为企业家的Tim,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但作为创作者的他,却要找一个刁钻的角度来叫平台慷慨(承担更多的成本),甚至号召群众打倒资本家。

即使是他父亲,身为圆通总裁,难道能以现有的价格,提供顺丰和京东的服务吗?

说到底,还是双标。

我发布的内容,你平台必须给我原汁原味原码率不计成本地无损分发出去,不然就是抠门的资本家。

我发布的内容,你平台不能给我审核屏蔽,不然我就拿平台上存在的三无小号发布的违法内容,来指责你邪恶。

这样的选题为啥能成功,因为富人作为穷人(创作者)对其他穷人(观众)喊话,与为富不仁的平台势不两立,带穷人的节奏。

但这次相亲内容,为啥引起了反感,为啥舆情出了问题,因为它在选题立意上出了偏差。富人扮穷人戏弄穷人,把穷人的反应做成视频给穷人看,但穷人感到被侮辱了。

而且越是在前边跟着骂平台的人,这次的反应越激烈,因为容易情绪化被带节奏的,都是同一帮人。

每个创作者都希望自己的内容被更多人看到,但大家选择的手段不一样。

作为创作者,我很清楚现在谈事实谈逻辑的内容,在流量上远不如情绪化和带节奏的内容。

我能接受这种现实,不会因为理性的内容流量少而抱怨。如果哪天整烂活、恰烂饭挨了骂,我也不会解释,因为恰烂饭本来就有拉肚子的风险,炸粪坑的人永远有被崩一脸的概率。

当然,这次“相亲门”舆情发展到后边,有一些无中生有和造谣的内容,把Tim没说过的话扣他头上,以至于影视飓风账号的官方微博在11月14日晚上宣称要起诉某官媒。

所以我说他们这波舆情还是有冤枉的成分的,因此我也坚决支持他们起诉造谣的媒体和自媒体,删微博好使的话,还要法院干什么呢。

但愿他们以后别搞这类拧巴的选题了,头部创作者还是要有头部的样子。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5476.html发布于 2025-11-17 10:06:4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417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