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大悦城地产私有化退市,挥别港股,未来何去何从?

访客 2025-11-26 10:05:34 65111 抢沙发
近期房企私有化退市趋势明显,大悦城地产也宣布将于明天挥别港股,这一举措反映了企业对自身发展的战略调整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选择私有化退市,可能是为了更好地调整自身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竞争力,这一趋势将对房地产行业的格局产生一定影响。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燕青

A股公司大悦城11月26日早间公告,公司于7月31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同意由公司控股子公司港股大悦城地产作为发起人,通过协议安排的方式回购、注销除公司和得茂有限公司以外其他股东所持大悦城地产股份,并向港交所申请撤销上市地位。

截至本公告日,该计划于11月25日(百慕大时间)起生效,该建议的所有条件已经达成。大悦城地产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预计自11月27日下午四时起撤销。这意味着这家在港交所上市12年的商业地产巨头,将迎来告别时刻。

私有化后大悦城几近全部控股

资料显示,大悦城地产2013年在港交所上市,是中粮集团旗下的商业地产平台,主要从事开发、经营、销售、出租及管理综合体和商业物业。截至2024年末,大悦城地产布局了全国五大城市群,拥有或管理32个大悦城、大悦汇和其他商业项目,以及一线城市投资物业、销售物业、多地豪华酒店等。

业绩表现方面,大悦城地产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1.24亿元,同比下降5.8%;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26.6%。

今年7月底,大悦城正式宣布,大悦城地产将通过协议安排的方式回购股份,并计划在港交所撤销上市地位,回购的总代价约29.32亿港元。

目前,中粮集团的地产平台还有A股上市的大悦城,大悦城地产是大悦城的并表子公司。

对于私有化的原因,大悦城此前在公告中表示, 近年来在行业周期性发展的影响下,大悦城地产的市场表现呈阶段性波动,流动性也随之承压。本次交易是积极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将显著优化公司治理框架,整合组织架构与股权结构。交易完成后,集团将增厚对大悦城地产的权益,有利于提升公司归母净利润。

回溯历史,2013年,大悦城地产以“中粮置地”之名借壳登陆港股,后更名为大悦城地产。2019年,“中粮系”启动重大资产重组,A股上市的大悦城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港股大悦城地产64%股权,形成了A股控股港股的“A控红筹”架构,从而拥有了A股与港股两个上市平台。

在股权结构方面,协议安排前,大悦城持股64.18%,得茂持股2.58%,计划股东持股33.24%。协议安排后,大悦城持股比例将增至96.13%,得茂持股3.87%。这意味着,私有化完成后大悦城将几乎全部控股大悦城地产。

已有多家房企退市

记者注意到,最近几年已有多家房企选择私有化退市。据克而瑞统计,过去几年已有23家房企被强制退市,另有7家选择主动私有化退出,包括首创置业、中国宏泰发展、华发物业、首创钜大、五矿地产等。

今年10月23日,五矿地产宣布,拟以安排方式私有化,并申请撤销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计划股份注销价为每股1港元。

对此,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指出,近几年,有30余家A股和H股上市房企退市,其中被动退市的有28家,主动退市的有5家。“一般企业选择退市,通常可分为主动退市和被动退市。对主动选择私有化退市的企业来说,不少企业因为股价长期低迷,基本已失去融资的功能,退市后可以减少运营成本。”

克而瑞认为,房企及旗下企业私有化退市,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市场与经营压力方面‌,企业股票流动性不足,股东难以在不影响价格的情况下大量出售股份;融资功能丧失,房企股价长期低迷,限制了从资本市场筹资的能力;连续亏损与债务危机压力,也迫使房企考虑私有化退市。二是战略与效率需求‌方面,私有化有助于企业实施长期战略,提升业务灵活性。减少监管成本也是重要因素,作为上市公司需要满足一系列监管要求,增加运营成本和管理复杂性,私有化后可更灵活地进行战略决策。三是‌行业环境变化‌方面,由于当前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房企销售规模连年下滑,私有化是行业深度调整期的必然现象。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6083.html发布于 2025-11-26 10:05:3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511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