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后继无人,或迎十年来最大人事重组

苹果正面临AI战略受挫、创新疲软与管理老龄化等挑战,但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仍无意在短期内交棒。当地时间13日,据彭博社报道,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也宣布将在今年底退休。苹果将启动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人事调整,或将引发一场围绕继任与改革的深层动荡。
库克虽稳坐CEO之位,但“继任空窗期”引发隐忧
尽管外界对库克的去留有所猜测,但目前来看,他不仅稳居CEO之位,未来甚至有可能效仿迪士尼的鲍勃·艾格(Bob Iger)或摩根大通的杰米·戴蒙(Jamie Dimon),转任董事长,进一步巩固其在公司中的主导地位。
真正引发担忧的,是缺乏明确的接班梯队。威廉姆斯长期被视为库克的“二把手”,即将离任使得苹果在突发情况下缺乏合适的接替人选。目前最被看好的长期继任者是硬件工程负责人约翰·特纳斯(John Ternus),其在苹果供职超过20年,年纪也较库克年轻15岁。然而,其在财务与战略运营经验方面仍显不足,若真临危受命,恐需依赖成熟的高管团队。
一旦出现突发状况,苹果或将暂由一支“多头治理”团队接管,包括新任CFO凯文·帕雷克(Kevan Parekh)、人力与零售主管迪尔德丽·奥布莱恩(Deirdre O’Brien)等人。这种“临时拼接式继任”模式,在公司内部引发担忧。
硬件工程负责人约翰·特纳斯
AI失守+高层老化,苹果酝酿全面人事重构
苹果管理层的年龄结构正逐渐暴露出更换的紧迫性。库克约20位直接下属中,已有半数年过六十,包括营销主管、App Store负责人、环境事务主管与芯片主管等人,均处于职业生涯尾声。
与此同时,苹果在AI领域的布局也频频受挫。Meta开出逾2亿美元的薪酬挖走苹果AI模型负责人庞若鸣(Ruoming Pang)。苹果虽尝试留人,但报价远远不具竞争力。
据彭博社报道,庞若鸣的离职不仅因薪资诱因,更在于苹果对隐私和架构的高度管控,令其无法充分发挥技术能力。
面对人才流失与技术停滞,苹果正考虑通过并购寻求突破。Perplexity与Mistral等初创AI公司已被列入潜在并购名单,若交易达成,将成为苹果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收购案。
在公司内部,服务业务负责人艾迪·库(Eddy Cue)已公开表达担忧:如果苹果不尽快完成重构,未来或将步诺基亚的后尘。
产品线更新延续,但创新焦虑仍在
在产品层面,苹果仍保持既定节奏,推进多条产品线的迭代更新。今秋将发布新一代iPhone和Apple Watch,同时还包括搭载M5芯片的iPad Pro和更新版Vision Pro。
2026年上半年,公司还将推出M5版MacBook Pro(14英寸和16英寸)、新一代入门款iPad与升级后的iPad Air。此外,一款全新Mac外接显示器也计划上线。
不过,这些新品大多为常规硬件升级,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仍然缺位。唯一可能带来突破的新产品,是早已多次延期的家庭中控显示器“J490”。但该设备依赖尚未成熟的Siri语音系统与App Intents技术,预计最快也要到2026年才能面世。(国际财闻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