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捞进军小区市场,瞄准带娃老年人群体
海底捞开始在小区开店,目标群体包括带娃的老年人,这一举措旨在满足家庭消费群体的需求,提供更加便利的餐饮服务,海底捞的特色服务包括优质的服务和美味的火锅,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在小区内开设门店,可以更好地融入社区,为居民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体验,此举反映了海底捞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以及不断创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决心。
海底捞的门店模型,变得越来越轻量化。
最近,有网友表示,海底捞上月底在北京昌平区新开设了一家社区门店。
据源Sight了解,该社区店销售火锅、早餐、熟食、烧烤等多种类型的产品,营业时间为早上6点-次日凌晨3点,其中早餐营业时间为6:00-9:30,火锅则营业至凌晨3点。
来源:小红书
在此前,海底捞部分门店其实也上新过早餐、自助餐、盒饭等适合打工人的产品。但避开商圈,直接在社区开设门店,并将多种业态集中纳入营业范围,似乎尚属首次。
可以看出,随着商圈门店布局愈发密集,海底捞正在尝试通过将门店业态细分化的方式,进一步向社区等市场下沉,以寻找新的增长点。
门店社区化、小型化
一般来说,社区餐饮指的是在社区、服务社区日常需要的餐饮门店,大部分沿街经营。与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的餐饮业态不同,为了适配刚需高频的消费特征,同时控制经营成本,社区餐饮的人均消费较低、门店面积较小。
某种程度上,作为一个长期存在的业态,社区餐饮不仅是餐饮企业经营的空间,还承载着居民日常消费与社区互动的作用。
如今,越来越多餐饮品牌选择在社区开店,并将其视为重要的市场扩展策略。但这些品牌大多以茶饮、咖啡、快餐为主,包括蜜雪冰城、瑞幸、华莱士、绝味食品、袁记云饺、吉祥馄饨等。
对于海底捞来说,随着扩张进入规模上限,核心商圈几乎已经完成全面渗透,新增门店越来越难找到理想位置。在此情况下,社区业态成为其发力方向之一。
海底捞的社区门店,同样遵循了小型化的趋势。这家海底捞社区店位于北京市昌平区-路松街75号沙河玖耀里的社区商业中心底层,而与动辄数百甚至上千平米的海底捞常规店相比,这家社区店的规模明显更小,面积仅有约200平方米。
来源:大众点评
不论是营业时间还是产品品类,这家社区店几乎覆盖了一天的全部餐饮需求。
目前,海底捞社区店早餐涵盖了茶叶蛋、粥、包子、麻花、水饺和豆浆等。其中,包子价格在3元/个左右,麻花为1.5元一个。除了门店之外,其还会设置早餐餐车在社区周围销售。
据媒体报道,早餐之外,海底捞社区店还设置有熟食档口,其销售产品包括鸡肉、牛肉、兔肉、凤爪等卤味产品,也有锅巴土豆、炸鸡块、小油条等小吃,整体主打即买即走的定位。
而在火锅主业务之外,在社区门店推出其他产品类型,除了有匹配消社区费者的需求的考量之外,可能还有火锅这一品类的特征有关。
事实上,火锅本质上是一种以聚会为主的餐饮形态,消费频率低于快餐、小吃等品类。但在社区场景下,居民日常三餐更倾向于选择便捷、快速的餐食。也是因此,火锅门店也必须做到多元化经营。
瞄准老年人和家庭消费
整体看,海底捞社区门店的周边消费场景呈现“高密度刚需+低密度高端”的双重特征。
据媒体报道,这家海底捞社区店所在的北京沙河玖耀里西区,周边有巩华家园、路松街等高密度社区,以及尚湖世家这类别墅区。同时,玖耀里西区长期聚集了大量亲子业态,是周边家庭的主要消费场所之一。
社区居民、上班族、学生与家庭消费者,共同构成了这家门店的目标消费客群。但是,与核心商圈的门店不同,社区餐饮的客流其实高度依赖晚餐和周末时段。
工作日中午,上班族多在公司附近就餐,而工作日晚间及周末,居民外出就餐意愿增强,门店客流迎来高峰。在此情况下,银发族、带娃家庭成为海底捞社区门店的重点揽客对象。
有媒体统计,在周六前往海底捞社区门店就餐的消费者约九成为带娃家庭,其余以银发族结伴聚餐为主,年轻消费者较少。
而为了更好地吸引老年人群体,海底捞社区门店门店还推出敬老季活动,不同年龄的老年人,可以享受不同幅度的价格优惠。
该活动的时间被设置在在下午2点至5点这一餐饮客流低峰期,能吸引为老年人的同时,实现门店资源的错峰利用。另外,海底捞社区店也推出了儿童餐,对家庭消费者甚至是带娃的老年客户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不过,对于社区门店来说,其消费画像很可能在不同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比如在周末时段,可能以带娃家庭客为主;下午至傍晚则可能是银发族结伴聚餐;而晚间及夜宵时段,周边公寓的打工族、学生成为主力。
在此情况下,不同客群需求差异大,这对门店菜品研发、服务设计、环境布置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在晚间或是周末的用餐高峰期,随着客流量的提升,也对其服务形成一定的压力。
在小红书上,就有网友表示,北京海底捞社区门店存在排号流程混乱、上菜慢、系统存在漏洞等问题。
此外,餐饮品牌在社区的选址,也经常与相关部门的环保、噪音等规定挂钩,如何做好门店经营与社区居民利益的平衡,也是海底捞社区门店需要长期处理的问题。
不愿“躺平”
海底捞不断探索门店业态,也是在当前环境下,尝试找到差异化竞争路线的举措。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 3.6%,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2%。
根据最新财报,2025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收207.03亿元,同比下降3.7%;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下降13.7%;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同比下降14%。
同期,海底捞平均翻台率从4.2次/天下降至3.8次/天,人均消费从97.4元增至97.9元。
来源:企业财报
海底捞在财报中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探索创新火锅场景、研发特色产品、精细化运营、强化供应链与数字化能力,以进一步优化产品和服务、加强品牌差异化优势;另一方面,稳步推进多品牌战略,寻求新的业务增长路径。
同时面对市场的充分竞争、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其充分认识到区域化、差异化的重要性,推出了“不一样的海底捞”计划。
整体看,在此前的红石榴计划以及门店放权举措的推动下,海底捞在产品端加快了上新的节奏,产品类型、品牌、门店的业态也变得更为多样化,并以此找到业绩增量。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海底捞其他餐厅业务实现营收5.97亿元,在总营收的占比为2.9%,相比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
在此之外,海底捞一直在尝试通过加盟业务进行扩张和下沉,但在整个餐饮行业需求仍处在恢复期,以及门店开店周期较长等因素下,这一业务的进展并不算明显。
来源:企业财报
财报显示,截止到2025年上半年末,海底捞加盟店的数量为41家,相比去年同期增加40家。此外,期内加盟业务为海底捞贡献的营收为0.9亿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为0.4%。
来源:企业财报
无论如何,对于餐饮行业来说,虽然很多变革举措在短期内不一定能够见效,但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主动改变总比 “躺平” 更有出路。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259.html发布于 2025-09-03 10:08:0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