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配置新动向,摩根大通预测若提升至4.6%,金价将翻倍增长的新工具揭秘
摩根大通指出,股票对冲的新工具将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如果黄金配置比例提升至4.6%,金价将需要翻倍以满足这一配置需求,这一变化将对黄金市场带来重大影响,可能引发投资者对黄金投资的热潮,这一新的对冲工具的出现,有望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投资选择,同时也将对黄金价格产生重要影响,摘要的准确度和精炼度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一场资产配置的潜在变革正在悄然发生,黄金或取代债券成为对冲组合中的新宠。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大通的10月22日一份最新报告显示,黄金可能正作为一种结构性的补充工具,部分替代长久期债券,成为对冲股票风险的热门选择。报告认为,如果这一结构性转变成为现实并持续下去,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推动金价实现翻倍以上的涨幅。
策略师Nikolaos Panigirtzoglou领导的团队指出,如果全球非银行私人投资者将其金融资产中黄金的配置比例从目前的2.6%提升至4.6%,那么到2028年,金价可能需要从当前水平上涨110%才能满足这一需求。
这一大胆预测的背景是,尽管金价在10月21日至22日期间经历了超过7%的快速回调,但市场并未出现恐慌性抛售。
分析认为,此次下跌更可能是由商品交易顾问(CTAs)等动量交易员在金价期货头寸处于极端高位后获利了结所致。而关键观察点是,散户投资者持有的实物黄金ETF在10月21日当天并未出现明显资金外流,显示其长期持有的信心依然稳固。
这一现象揭示了当前市场的一个关键动态:投资者,尤其是散户,正在同时买入股票和黄金,却回避了传统上用于对冲股市风险的长久期债券。
投资者转向,黄金取代债券成新宠
据摩根大通观察,今年投资者行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同时增持股票和黄金。这与他们在2023年和2024年大部分时间里涌入长久期债券以对冲股市上涨风险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尽管近期金价出现回调,但年初至今金价仍上涨了54%。实物黄金ETF的持有量(以金衡盎司计)同期增长了19%,显示出强劲的投资者需求。
报告分析,这一转变的背后,是投资者对债券对冲有效性的疑虑增加。尤其是在经历“关税解放日”后股市与长债双双大跌的冲击后,依赖债券久期来对冲股票风险的风险平价等策略遭受重创。这促使投资者寻找新的替代品。
报告指出,虽然购买黄金的部分动机可能与对地缘政治、通胀前景和高额政府赤字等因素引发的“货币贬值”担忧有关,但更核心的驱动力是为股票敞口寻求对冲。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非银行投资者(包括散户和家族办公室等)的金融资产中,股票配置比例高达48%,而黄金配置仅为2.6%(约合6.6万亿美元)。
4.6%的配置目标与翻倍的价格前景
摩根大通的分析师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在全球非银行投资者股票配置高达48%的背景下,2.6%的黄金配置是否足以提供有效对冲?报告认为“可能不够”。
该行进行了具体测算:当前投资者在债券20%的总配置中,约有十分之一(即占总资产的2%)投向了久期超过七年的长久期债券基金。如果投资者决定将这部分与黄金波动率相似的资产完全替换为黄金,那么黄金的总配置比例将从2.6%机械地提升至4.6%。报告写道:
更精确地说,如果我们进一步假设未来三年股票价格继续上涨,以及债券和现金资产每年约7万亿美元的扩张,那么到2028年,金价需要上涨110%,才能使黄金配置比例达到4.6%的目标。
因此,需要明确的是,报告中关于金价翻倍的预测,是基于投资者资产配置行为发生上述重大转变这一核心假设下的推演结果,并非确定性的价格预测。
并非70年代“货币贬值”交易的重演
为了验证当前趋势的独特性,摩根大通将其与1970至1980年代的黄金热潮进行了对比。报告认为,两者存在本质区别。
上世纪70年代,投资者买入黄金主要是出于对“货币贬值”的恐慌。数据显示,当美联储在Paul Volcker领导下大幅收紧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胀后,黄金的配置比例在1980年后急剧下降,并未随着1982年开始的股市持续反弹而回升。这表明,当时黄金并未被用作股票的对冲工具。
此外,报告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数据估算,即便在70年代末的高峰期,美国非银行投资者的黄金配置比例也“显著低于当前水平”。这进一步强化了摩根大通的观点,即当前探讨黄金作为股票结构性对冲工具的逻辑,是一个与历史不同的新现象和潜在可能性。
~~~~~~~~~~~~~~~~~~~~~~~~
以上精彩内容来自追风交易台。
更详细的解读,包括实时解读、一线研究等内容,请加入【追风交易台▪年度会员】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3738.html发布于 2025-10-23 16:21:3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