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鹭药业主业压力重重,投资能否挽救净利骤降局面?
双鹭药业近期财务报告显示,虽然净利润有所增长,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骤降62%,公司主业面临压力,投资成为缓解困境的重要手段,投资能否长期“救场”尚待观察,公司需寻求主业与投资的平衡,以应对当前挑战。
双鹭药业在营收同比下降的背景下,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但扣非净利润出现显著下滑,反映出公司主营业务仍面临较大压力。
10月26日,双鹭药业(002038)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59亿元,同比下降15.13%;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943.1%;扣非净利润2933.49万元,同比下降62.3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3.17万元,上年同期为1.28亿元。
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3.63%;归母净利润2004.98万元,同比增长143.28%。
双鹭药业表示,年初至报告期末,公司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增幅达943.10%),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持有的首药控股、星昊医药等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加所致。
具体而言,2024年1-9月公司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22亿元,而2025年同期则实现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28亿元,同比增长达204.93%。
同期,公司扣非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62.39%,主要由于药品行业竞争持续加剧、集采政策导致产品降价及中标增量等因素综合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减少的同时营业成本有所上升,多重因素影响下,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呈现一定幅度下滑。
另外,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104.56%,主要系公司基于战略发展需要新增商品贸易业务板块,该业务板块阶段性备货需求导致本报告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金额同比大幅增长所致。
这样的“剧情”,在双鹭药业的半年报中已有过上演。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3.05亿元,同比下降22.24%;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309.08%;扣非净利润2600.44万元,同比下降78.42%。
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长309.08%的核心原因是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报告显示,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及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贡献1.1亿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1.18亿元。
根据半年报,受药品集采政策影响,公司核心产品价格承压。例如,抗肿瘤药替莫唑胺销售额同比下降21.51%,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收入下降28.38%。此外,部分药品因市场需求波动导致销量减少。
资料显示,公司主要专注于基因工程及相关药物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紧紧围绕疾病谱的变化布局研发、生产和服务领域。经营药品的治疗范围涉及肿瘤、心脑血管、抗感染免疫、代谢病、创伤修复、肝病、肾病及罕见病等领域。
2024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6.6亿元,同比下降35.15%;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为-7407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来源:读创财经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3872.html发布于 2025-10-27 10:04:3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