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塔证券隐忧曝光,亿元执行压力与总裁限高背后的风暴眼
红塔证券面临亿元执行压力,总裁被限制高消费,公司隐忧曝光,面临严峻挑战,需要引起关注和解决,以确保公司稳健发展。
来源丨凤凰网《风暴眼》
券商行业再添“限高”案例。
2025年9月1日,红塔证券收到了一份北京金融法院发出的限制消费令。
根据该限制消费令,因红塔证券未按执行北京金融法院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北京金融法院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红塔证券采取了限制消费措施,限制红塔证券及该单位法定代表人沈春晖不得实施九项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沈春晖
据了解,红塔证券及沈春晖之所以被限高,源于上海潼骁投资发展中心(有限合伙)起诉红塔证券的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纠纷。该纠纷由红塔证券旗下红鑫2号资管计划与上海潼骁投资潼骁1号私募基金因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违约所引发。
这是券商行业收到的第二张限制消费令,沈春晖也成了业界第二个被限制消费的券商高管。
01
近亿元纠纷发酵,总裁被限高
这场风波的起点,要追溯到五年前的一笔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
红塔证券与上海潼骁产生纠纷的红鑫2号资管计划全称是“红塔证券-沈阳华益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红塔证券·红鑫2号单一资管计划”,该资管计划共持有约2.7亿元的华晨汽车的债权。
2020年8月,红鑫2号资管计划以持有的“19华晨04”债券质押,向潼骁1号借款近6000万元。
后续剧情的发展充满转折。
因债券折算率下调,红鑫2号被要求补足2950万元现金避免欠库,但同年9月公司擅自取回1000万元。
屋漏偏逢连夜雨。2020年11月,债券发行人华晨汽车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最终仅获部分清偿(约5379万元)。潼骁1号认为红鑫2号违约且公司挪用资金,遂申请仲裁要求偿还本息等超9600万元,并主张对质押债券的优先受偿权及公司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2024年10月30日,红塔证券收到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开发来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质押式协议回购交易主协议》争议仲裁案仲裁通知,案件于2025年2月11日开庭审理。在当年年报披露中,红塔证券表示,暂无收到判决书,申请人主张红塔证券在1000万元及利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其他涉及金额由红鑫2号承担。
但随着仲裁裁决落地,事情走向了强制执行阶段。
2025年7月,红塔证券收到北京金融法院在7月1日立案的(2025)京74执1145号执行案件,红塔证券为被执行人,执行申请人为上海潼骁投资,申请执行上述仲裁裁决,执行标的1.0247亿元。
令人费解的是,面对这笔亿元执行,红塔证券并未按北京金融法院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义务。
凤凰网《风暴眼》发现, 2025年半年报显示,红塔证券利润总额为7.9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70亿元,同比增长49.2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58亿元,同比增长45.30%。
从财务数据来看,公司并非无履行能力,但若最终执行该仲裁判决,也确实会对其业绩造成一定冲击。
红塔证券并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最终,红塔证券和沈春晖收到了北京金融法院发出的限制消费令。
02
高薪背后,十二年保荐人生涯 IPO 保荐纪录
限制消费令对沈春晖的影响已切实可见。
被限高后,沈春晖不得乘坐飞机、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不能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不得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不得旅游、度假,子女不得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不过,规则中也留有一定空间 —— 若沈春晖的因私消费以个人财产支付,可向法院提出申请。
但整体而言,限制消费措施自限制消费令发出之日起生效,只有在履行完毕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后才能解除,这无疑将对其工作与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沈春晖的教育背景颇为亮眼。
他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首届文科综合试验班,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专业。在研究生毕业后,沈春晖选择进入证券行业,最初在国泰君安证券任企业融资总部业务经理,两年后便转入红塔证券任职。2003年4月,沈春晖调入红塔证券投资银行事业总部,历任该部门业务董事、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
2014年8月,沈春晖离开红塔证券,转投华泰联合证券,担任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但到 2015年5月,沈春晖就再度回归红塔证券,升任公司总裁助理,短短一年后再次升任副总裁。2021年6月沈春晖公司被任命为红塔证券总裁,任职至今。
从薪酬来看,沈春晖在红塔证券高管团队中处于顶端。据东方财富网统计数据显示,沈春晖2019年的薪酬高达259.2万元,但2020年骤降至104.6万元,随后四年薪酬又逐渐增长,2024年薪酬为141.1万,是公司高管团队中最高的。
然而,与高薪形成反差的是,在沈春晖担任总裁期间,红塔证券的业绩波动较大。
2021 年红塔证券净利润为15.99亿元,但次年的2022年大幅降低仅有0.21亿元,虽然2023年增长到2.86亿元,2024 年净利润继续增长到7.62亿元,仍远低于2021年水平,也低于其担任总裁前2020年的14.13亿元。
2024年,红塔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0.22亿元,同比增长68.3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4.66%;扣非净利润增速达154.59%。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自营投资业务的突出表现,尤其是股票和固定收益类投资的优化调整。
但红塔证券的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自2017年到2022年,一直维持在1亿元上下,较沈春晖担任投行部门负责人之前没有太多变化。2023年,红塔证券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更是仅有0.56亿元,同比下降32.55%,据Wind显示,红塔证券2023年的股权承销项目为0、收入为0,红塔证券年报也没有披露股权承销的相关情况。2024年,红塔证券投行业务手续费收入萎缩到 0.44亿元,较2023年进一步下降约27.48%。
根据中证协官网,沈春晖担任保荐代表人超过十二年,没有保荐过一家企业成功IPO,只完成3单非公开或增发项目。但这并不妨碍沈春晖常在互联网及社交平台发文章推荐其写的两本投行类书籍,其中一本叫《一本书看透IPO:注册制IPO全流程深度剖析》。
此次亿元执行与总裁限高事件,无疑为红塔证券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未来公司如何化解执行纠纷、解除限制消费措施,投行业务能否在沈春晖的带领下实现突破,一切仍需时间给出答案。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620.html发布于 2025-09-08 16:20:4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