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瑞汽车成功登陆港交所,积极布局新能源与海外市场拓展收益
奇瑞汽车成功登陆港交所,计划通过新能源和出海战略实现盈利,公司致力于发展新能源汽车,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实现更广泛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此举标志着奇瑞汽车将进一步加大在新能源和国际化方面的投入,推动公司业务的持续增长。
文|未来出行观察
历时21年、7次递交IPO申请后,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终于如愿。
9月25日,奇瑞汽车正式登陆港交所,股票代码为"09973",开盘价每股34.2港元,较发行价上涨11.22%。截至25日午间收盘,奇瑞汽车报每股33.38港元,总市值达到约1925亿港元。
此前公告显示,该公司发行H股股份数目约为2.974亿股,发行价为每股30.75港元,募资规模达91.45亿港元(按最新汇率,约合83.85亿元人民币),是年内规模最大的整车企业港股IPO。
关于IPO募资用途,奇瑞汽车在最新公告中明确:预计将所得款项净额的20%用于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发展与扩充,具体将持续投入旗下奇瑞、捷途、星途、iCAR及智界五大品牌的新能源车型研发,并推出多款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电动及纯电动车型,以进一步提升国内外市场份额。
此外,约25%的募资净额将用于未来1-3年下一代车型及先进技术研发;约20%的资金将用于未来1-4年的海外市场拓展及全球化策略推进;两笔约15%的资金将分别用于现有产品序列的升级和产品矩阵拓宽,以及研发辅助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剩余约10%的资金将用于未来1-4年升级公司位于安徽芜湖的生产设施。
简言之,推进新能源产品布局与拓展海外市场,成为奇瑞汽车上市后的两个核心目标。
根据其此前披露的招股书,2022、2023年全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奇瑞汽车营收分别为926.18亿、1632.05亿及1821.54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35.07亿元;同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2.66亿元、119.53亿元及112.22亿元。
燃油车依旧是奇瑞汽车的业绩支柱。2022、2023年全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奇瑞汽车燃油车业务营收分别为702.58亿、1433.16亿及1362.03亿元,占公司当期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75.9%、87.8%及74.8%。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奇瑞汽车因旗下缺乏吉利极氪、长安深蓝、东风岚图、上汽智己一类独立的、有一定影响力的新能源品牌,被部分业内人士质疑转型步调滞后。
直至2023年4月,奇瑞汽车正式发布星途星纪元系列,旨在对标吉利极氪、长安深蓝,填补公司在高端新能源市场的空白。同月,其推出独立新能源纯电品牌iCAR,该品牌面向年轻消费群体,产品类型主要为方盒子越野车。对比来看,长安汽车旗下的深蓝品牌(前身长安新能源)、上汽集团旗下的智己品牌、吉利集团旗下的极氪品牌分别正式成立于2018年5月、2020年12月和2021年4月,均早于奇瑞汽车旗下的新能源子品牌。
仅在5个月后,2023年9月,奇瑞汽车官宣与华为共同推出智界品牌,使其成为继赛力斯之后第二家获得华为深度赋能的车企。这本是推动奇瑞汽车品牌升级的利好举措,却因智界品牌与星途星纪元系列的产品定位重合和资源分配问题,引发诸多争议。后续智界首款车型智界S7上市后,又因产能不足陷入交付困境,进一步将此前的争议推向高潮。
不过好的一面是,依托华为的技术和品牌效应,智界品牌旗下车型在上市后获得广泛关注。2024年,奇瑞汽车总销量达到260.39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232.7%至58.36万辆,占总销量的比重达到22.4%。当年,智界品牌累计销售新车5.8万辆,表现亮眼。
或许是看到市场传递的正向信号,进入2025年,奇瑞汽车逐步终结了星途星纪元和智界品牌此前"左右互搏"的状态,并于8月宣布智界品牌进入2.0阶段,奇瑞汽车要"all in智界"。
涵盖智界品牌旗下车型在内,今年下半年,奇瑞汽车计划推出8款以上新能源车型,建议零售价区间为10万-40万元,年度销量目标设定在40万辆以上。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1964.html发布于 2025-09-26 17:58:3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