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评论,笔试不合格却入围体检,灵活变通背后的风险与警示

访客 2025-11-05 16:34:19 60014 抢沙发
四人笔试不合格却仍入围体检,这一事件揭示了某些环节存在的“变通”现象,这种不按规定操作的做法,不仅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更是对选拔制度的严重扭曲,必须对这种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避免选拔过程中的变形现象,确保公正公平。

当规则遭遇执行中的“灵活变通”,就难免会从刚性约束滑向人情操作

近日,哈尔滨市双城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文员招录工作引发争议。

据报道,其官方公号发布的《关于2025年度双城大队公开招录消防文员总成绩及进行体检人员的人员公示》中,不仅考生18位完整身份证号未做任何脱敏处理,更有4名笔试成绩低于60分的考生入围体检,与此前招录公告中的“低于60分者不合格不予招录”规则直接冲突,其中公文处理岗位入围者笔试成绩仅38.4分。

评论,笔试不合格却入围体检,灵活变通背后的风险与警示

11月4日,哈尔滨市消防救援支队发布情况通报称,此次招录共33人参加了笔试和面试,因只有6人笔试成绩合格,未达到招录人数目标,支队分岗位从笔试不合格人员中,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另选4人入围。支队在开展人员招录和信息发布工作中,未严格执行招录标准规定,暴露出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作风漂浮、责任缺失,法律意识淡薄、审核把关不严。

这起事件,实际上暴露出两个问题:一是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缺失。身份证号码属于敏感个人信息,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规定,公示名单应进行脱敏处理。公示却直接暴露完整身份证号,侵犯考生隐私,违法违规,被公众质疑也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公众更为关注的是第二个问题,招录是否公平正义?公开招录,理当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招录原则。相关的规则、分数线、程序,一旦在招录公告中向社会公布,就构成了对所有报考者的刚性承诺,是不可退却的底线。然而,此次招录笔试成绩不合格也能入围体检,显然破坏了程序正义,必须引起警惕。

“招不齐人”反映的是招录策略或者招录岗位吸引力不够、招考信息发布宣传不到位等问题,这并不是可以“变通”的理由。公开招录,不是完成指标任务,而是严肃地选拔人才,特别是事关公共安全的消防部门,更当宁缺毋滥。合格人数不足,可以依法依规重新组织招考、适当调整岗位条件,而不是事后“变通”,降低门槛。从不合格者中补选,无论出发点多么“灵活务实”,都意味着程序被扭曲、规则被架空。

这种“灵活变通”,实质上是对规则的漠视,释放出的信号可能被外界解读成:招录规则是可以“变通”的,标准是可以“变动”的。这种“操作”一旦开了口子,考试还有何严肃性可言?这必然导致“招考变形”,最终将损害招录单位自身的形象和公信力。

公平的制度不应“灵活”,公正的程序不容“变通”。在公开招录中,宁可“少录”,也不能“乱录”;宁可“重招”,也不能“走样”。当规则遭遇执行中的“灵活变通”,就难免会从刚性约束滑向人情操作。一旦突破规则门槛、模糊操作边界,受损的不只是个体权益,更是社会对制度的信任。

要恢复这种信任,既要严肃追责,更要完善机制。面对公众质疑、舆论监督,哈尔滨消防救援支队及时回应,认错态度诚恳,纠错的行动有力,值得肯定,但更关键的是要举一反三,以制度堵住漏洞,以规范重塑信任,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徐其扬

编辑 汪垠涛

审核 王光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4592.html发布于 2025-11-05 16:34:1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001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