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最薄iPhone问世,果链行情的未来发展展望

访客 2025-09-11 10:07:27 6 抢沙发
最新最薄的iPhone已经问世,引发了市场对于果链行情的关注和热议,随着新产品的推出,果链市场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行业专家和分析师们正在密切关注这一趋势,探讨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本报记者 贾 丽

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如期而至,四款iPhone、三款Apple Watch以及一款全新AirPods耳机正式亮相。其中,全新轻薄系列iPhone Air以“史上最薄”的设计与“史上最贵”的定价成为全场焦点。

这场被视为行业风向标的盛会背后,不仅展示了苹果在高端硬件创新上的选择,也折射出整个消费电子产业正在经历的变化:一边是不断突破物理极限的工艺竞赛,另一边则是日益凸显的供应链变局与市场分化。

高端市场掀起轻薄化竞赛

此次发布会上,最重磅的新品无疑是iPhone系列。苹果共发布了四款手机。

第一款手机是标准版iPhone 17,苹果对其进一步收窄边框,芯片方面配备了苹果自研A19芯片,采用3nm工艺;第二款是iPhone Air,苹果官方称之为“史上最薄”的iPhone,该款机型采用全新航空航天级钛铝合金材料和柔性OLED屏幕技术,机身厚度仅6.3mm,较上一代旗舰机型薄22%,重量减轻30%,搭载A18仿生芯片和AI影像系统;此外,苹果此次还发布了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其中iPhone 17 Pro Max搭载A19 Pro芯片,顶配版本定价达17999元,被业内称为“史上最贵”iPhone。

“iPhone通常是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重要风向标,新一代产品问世意味着高端智能手机将加速轻薄竞赛。安卓阵营头部品牌预计也将增加超薄机身设计,电池续航和散热技术将成为下一阶段技术攻坚重点。”咨询机构纳弗斯分析师李怀斌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同时,苹果的定价策略进一步拉升了高端手机价格水平。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认为,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中,苹果依旧占据超50%以上份额,iPhone Air有望推动该区间均价提升10%至15%,但也可能抑制部分消费需求,加速中端市场分化。

首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理事肖旭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苹果此次“史上最薄+史上最贵”的组合策略,是一场针对高端市场的激进冒险。既可能凭借设计领先进一步迎合高端用户,也可能因定价过高催生消费者疲劳。对于中国产业链而言,技术门槛的提升既是挑战也是产业升级的契机。同时,对于中高端手机市场来说,也将加速新一轮技术竞赛与市场洗牌。

据Counterpoint Research预计,今年第四季度,iPhone 17系列在中国的销量可能会比去年同期的iPhone 16要有所下降,降幅在10%以内。销量承压的核心因素,一方面由于iPhone 16的降价已提前释放部分换机需求;另一方面是因为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将在同期发布旗舰机型,市场竞争加剧将稀释市场需求。

长期来看,市场对于苹果更长远的AI创新周期仍抱有期待。在AI方面,苹果此次在大会上也大幅强调AI端侧应用,包括实时语音翻译、图像生成等功能的离线运行能力,试图在硬件创新边际递减的背景下,通过生态协同巩固用户黏性,不过,其在终端应用落地上显得有些谨慎。

在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研究员朱嘉弸看来,iPhone新款手机在形态上未出现“颠覆性创新”,苹果正在用材料创新换取产品差异度,但AI和软件生态才是长期护城河。因此,苹果还需加大创新兑现力度。

果链企业寻求新引擎

尽管苹果持续推进供应链多元化,但中国厂商仍扮演着关键角色。

据了解,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思科技”)为苹果手机提供超薄玻璃盖板解决方案;‌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讯精密”)则顺利切入iPhone摄像头模组供应领域;此外,iPhone中钛合金材料部分来自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整体来看,中国企业依然在“果链”中占据重要位置。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认为,销往美国市场的iPhone 17将主要由印度工厂生产和组装,中国大陆将继续作为中国、日本、欧洲等主要市场的核心出货地。

值得关注的是,如今果链企业的业务布局正愈发广泛。在稳固消费电子基本盘的同时,相关企业正加速向消费电子以外的新兴领域拓展业务,以寻找新的增长引擎。例如,2025年中报显示,立讯精密汽车业务收入在报告期内实现82.07%的同比增长,成为其业务收入增长最为迅速的板块;蓝思科技的智能汽车与座舱业务收入则实现了16.45%的同比增长。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也是各家果链企业布局的重要方向。其中,蓝思科技智能头显业务收入在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4.74%,并已实现对国内头部AI眼镜整机客户的规模化量产交付。此外,蓝思科技入股了北京中科慧灵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829.html发布于 2025-09-11 10:07:2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