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AI进入太空,人类才能迈出地球新篇章

访客 2025-09-11 16:23:14 42041 抢沙发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表示,只有将人工智能(AI)技术送入太空,人类才能真正走出地球,他认为,太空技术的发展和AI技术的融合将为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通过利用太空中的数据和资源,AI技术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这也需要人类不断探索和创新,克服技术和安全等方面的挑战,以实现太空探索和地球发展的良性循环。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AI进入太空,人类才能迈出地球新篇章

红星资本局9月11日消息,在今日开幕的2025外滩大会主论坛上,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发表了对于开源AI和AI未来的理解与预测。他表示,太空一直是我们最大的资源,人工智能绝对不是只用在手机上、电脑上,“其实,人工智能是不应该缺席太空的。”

他认为,在有了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和遥感卫星后,因为AI的出现,还会有第四种卫星——计算卫星,“因为它的存在,我们有机会把AI送上太空。”

王坚表示,AI时代开源的特点不仅在于开放代码,更重要的是开放资源;同时,AI不能因为算力的缺失而缺席太空:“只有将AI送入太空,人类才能真正地走出地球。”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AI进入太空,人类才能迈出地球新篇章

主办方供图

王坚表示,从AI的角度来看,202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1月,OpenAI的CEO萨姆·奥尔特曼公开发言称,在开源问题上公司“站在了历史错误的一边”,一时引发业界轰动。王坚对此表示,他不是一个策略性的错误,这是一个历史的选择。

王坚认为,从软件时代到AI时代,开源依然是技术发展的一大关键点,开源模型和闭源模型的选择变成了AI竞争的关键因素。在如今的人工智能时代,只是开放源代码已难以解决问题,当前模型权重的开放实际上就是数据资源和计算资源的开放,不仅是Open Source(代码开源),而且是Open Resource(资源开放),已超越源代码,进入资源开放时代。

今年5月14日,由之江实验室主导构建的“三体计算星座”首批12颗卫星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也是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据介绍,首批发射的12颗卫星,将在地球上规模为8B的AI模型放入了太空。

王坚表示,在被自己称为“计算卫星”的支持下,“只要卫星到达的地方,就能完成对数据的处理。”“人类去火星的路上不能没有计算和AI陪伴,这就是接下来10年,甚至20年最激动人心的地方。”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余冬梅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nbdnews.com/post/867.html发布于 2025-09-11 16:23:1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204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